人力资源 >> 正文

给员工减压好还是加压好?

2013-01-10 11:40:22 来源:智联招聘

给员工加压还是减压?

在工作中,我见到过一些主管,给下属压力很大。主管对下属做的事情要求苛刻,如果事情做得不好,会暴跳如雷,破口大骂。日子久了,下属大多小心翼翼,时间久了的下属,大多没有了创意,只会因循守旧。

我也见过一些主管,下属感觉不到压力,主管自己压力倒是大得很。主管分配了工作下去,怕压力大了,就讲,不要有太大压力。原本有压力的下属,也渐渐变得毫无压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也就随之降低。

以上两类主管,是关于压力的问题没有想明白,亦或说,他们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份子,到底该给员工加压还是减压?

问道网友李宜泽回答:

我觉得这个并不是一个A或者B的选择题,不能单纯的讲是加压还是减压。

过度的工作压力,会令员工的自信渐失,更谈不上有归属感;过宽的管理方法,会使员工没有被重视的感觉,遇到自律能力较低的员工如果没有适度的压力给他们,只会造成怠惰和敷衍,就象把鹰从小当鸡养,时间长了鹰就成了鸡一样的道理。

企业应给员工保持适度的压力,而作为管理者也应该了解员工的工作压力,并按照员工所承受的压力给予一些奖励作为补偿。企业通过肯定并鼓励员工的积极行为,使员工在责任感和荣誉感的驱使下自觉自愿地效力于企业,会对人这个资源的开发会起到极大的作用。若只给员工压力,却不给予奖赏,只管批评挑错,却没有有效的奖励,必然导致员工们心灰意冷,使工作环境的气氛消极,也必然留不住有才智之士。而过多的奖励又会使员工变得势利,只有压力和奖励合理搭配才能发挥极佳的作用,使员工的工作表现得最出色。

顺带提一下减压的方法:

1、任务分阶段,增加缓冲。如把大目标拆分成十个小目标,员工每完成一个目标则给予鼓励,适当休息。

2、设置适中的目标。目标太高往往挫折较大,目标太低又使人没有奋斗的动力,确立适中的目标,可以减少压力的强度。

3、培养抗压能力。一件事对个体造成的压力有多大,是由每个人的抗压能力所决定的,因此应该培养员工的抗压能力。

4、多组织业余活动。如果一个人的业余爱好广泛、生活丰富多彩,那么因为可以轻易地转移兴奋点,使自己的心理活动趋于正常化,从而使紧张的心情舒缓下来。

5、建立咨询机构。专家早已证明,倾诉是一种有效的舒缓压力的方法。咨询就是组织专家倾听员工诉说自己心中的不满,解决因压力产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其得到正确的疏导。

问道网友朱珍回答:

我刚刚看到这样的一则文章,与大家一同分享:

在经济滑坡时,为了应对削减成本的压力,管理者下意识的做法便是向员工施压,要求提高工作效率。然而,这并不是你的最佳选择,而且弊大于利。一个更好的做法是,去了解员工在生活方面真正关心什么,从而让他们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如果你真诚地去做,而不是仅仅摆摆样子,搞些虚情假意的福利项目,那么,你不仅会减少压力,而且也会避免将时间浪费在一些不重要的事情上,让员工信任公司,恢复活力。

在困难时期,一名经理可能会以下面三种方式对待某个员工,请比较一下:

“嗨,莎拉,今年光景不好,所以如果你想拿到奖金的话,你就必须扛住压力,比以前更勤奋。抱歉,我知道这很难,但这就是现实。”

“嗨,莎拉,我知道现在你身上有很多压力,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真的。我想知道你能否搞定一切。如果需要帮助,请告诉我。”

“嗨,莎拉,我知道现在你身上有很多压力,我们所有人都一样,真的。我想确保你能将重要的事情都妥善处理,在这特别紧张的时期不至于心力交瘁。要把工作做好,你有什么小小的改进点子吗?这些点子可以让生活变得更加容易,那样,你就拥有把业务做好所需的优势和专注,因为公司非常需要你最优异的表现。”

第一种方式可以让莎拉正视,甚或应对残酷的现实,这是经理基本工作的一部分。你将物质激励与她的绩效挂钩起来,尽管绩效标准不是基于结果,而是基于行为通常这不是一种有效的工资分配方式。但是你并没有涉及萨拉生活的任何方面,所以莎拉被弄得精疲力竭的风险很高。

第二种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你的同理心,表明你有兴趣提供支持,但是显得被动、含糊不清。所以,这不可能改变莎拉的行为,她也不会感到你是真的要提供支持。

第三种方式最能产生你对莎拉的期望。你承认了现实压力,从一个人的角度,而不是员工的角度为莎拉着想。这种关怀将获得忠诚及超常努力的回报。你表达了自己的期望,让莎拉提出一些可以改善绩效的切实想法,而且这些想法能让莎拉生活得更好,有更好的机会完成重要的事情。这让莎拉感到你希望听到这些想法,同时愿意做出尝试。同时风险也低,因为你没有告诉莎拉她可以做任何事,你只是告诉她,你愿意尝试那些对她以及对公司都有好处的新方法。

除了这些好处,当你在整个团队表达这种期望时,你将有机会了解员工当中谁能通过创新最好地应对危机这会为你提供更多的信息去评估每个人的晋升潜力。

然而最重要的是,如果你采用这种方法,你会发现在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工作,满意度和绩效都出现了改善。我和我的研究团队发现,当人们进行聪明的试验来创造我所谓的“四赢”工作、家庭、社区和自我(包括心智、身体和精神)都获益他们将把部分注意力从工作转移到其他领域。然而,在所有领域,包括工作,满意度及绩效都会得到提高。一个悖论是:如果你更多地关注人们工作之外的生活,你就能使人们更高效地工作。这一点在遇到重大危机时尤其重要,因为在这个时候,人们在家庭、自我、社区方面都承受着特别大的压力。

问道网友Eddie回答:

“人无压力轻飘飘,压力太大死翘翘。”加压和减压不是个选择问题,而是个度的问题。一个好的主管,应当对下属的工作有良好的把握,知道下属的压力在哪,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加压或减压。压力的度在既不让员工松懈又不让员工喘不过气来为宜。主管应当充分发挥下属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以帮助下属完成工作。

另外,对于不同类型的员工,也应当有不同的处理方式。有些员工属于压力下出状态的,就可以适度增加压力;另一些员工属于自身情绪调节能力比较弱的,就应当注意不要给予过大压力。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 地 区
  • 职 位
  • 年 薪
  • 截止日期
网站统计 51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