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胡 芳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关于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实行市场调节价有关问题的通知》(发改价格〔2014〕503号)(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鼓励社会办医。
《通知》一出,在社会上引起热议。有人认为此举将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有人则表示该项举措只是“看上去很美”,对公立医院改革影响有限。有业界人士指出,要想用中国式办法着力破解医改这道世界性难题,各项政策必须配套,形成合力。
放手医疗服务价格
《通知》要求,各地均要对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梳理。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根据审批权限于2014年6月底前向社会发布辖区内公立医疗机构名录,名录之外所有医疗机构均为非公立医疗机构,其提供的所有医疗服务价格实行市场调节。各地不得以任何方式对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进行不当干预。
《通知》同时明确,要规范非公立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行为,鼓励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形式多样的医疗服务,建立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定点非公立医疗机构的谈判机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相关人士对《通知》进行了解读。该人士表示,目前,我国公立医疗机构都是非营利性医疗机构,非公立医疗机构包括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类。营利性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已实行市场调节价,这次是进一步放开了非营利性的民营医疗机构医疗服务价格。“这项措施对于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该人士看来,此举一是可以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引导和鼓励社会资本加快进入医疗卫生领域;二是有利于满足群众多样化的医疗服务需求;三是在社会资本更多进入医疗卫生领域后,政府可以腾出更多资源投入基本医疗服务,更好地保障社会公平;四是非公立医疗机构加速发展,有利于促进医疗市场的竞争,推动公立医疗机构深化改革,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与效率。
该人士认为,目前,我国非公立医疗机构提供服务的市场占有率较低,在与公立医疗机构竞争中仍处于弱势地位。放开非公立医疗机构价格后,由于在基本医疗服务上与公立医疗机构存在竞争,其基本医疗服务的价格会与公立医疗机构基本衔接,“不会出现集中涨价局面”。“医疗保险也将发挥费用控制作用,保证基本医疗服务价格水平基本平稳,不增加患者负担。”
业界积极呼应
《通知》的出台得到了业界强烈的关注。有机构表示,医疗服务热点将贯穿全年,要把住公立医院改革和非公立医院改革的投资机会。
一位常年关注医疗投资的上市公司高管告诉记者,《通知》的发布将推动民营医疗机构向更优质方向发展。“民营医院会顺应市场,提供更符合自身条件的服务,加快医疗服务的分化:高端的将更高端,低端的将更贴近老百姓。”他表示,出于竞争的考虑,民营医疗机构不会大面积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其发展会更符合市场配置的原则,以满足百姓不同的医疗服务需求。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卫生管理与政策中心主任蔡江南认为,放开非公立医院医疗服务价格,对于打破我国目前医疗服务价格偏低和政府行政定价体制具有重要的意义。他指出,医疗人才的短缺在我国已经达到了一种空前危机的状况。在两百万医生队伍中,有近一半人不具备大学本科教育水平。更为严峻的是,近10年来,大多数医学院毕业生没有进入临床医生队伍。“多年来我国医疗人才数量和质量水平没有提升,根本原因在于医疗服务价格长期被压制、定价机制僵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