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组成的6人调查委员会(其中包括2名外部专家)4月1日发布调查结果,认定其下属的发育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学术带头人小保方晴子,在STAP细胞论文中有篡改、捏造的造假等问题,属于学术不端行为。STAP是一种新型多能细胞(又称万能细胞),类似于干细胞。
小保方晴子或许是继韩国首席科学家黄禹锡之后,一个更为“精彩”但又是更短命的造假者。黄禹锡2004年2月在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有关全球首例克隆人类胚胎干细胞的论文。翌年5月,他又发表论文称,其领导的科研小组利用多名患者的体细胞,克隆培育出了11个胚胎干细胞。但事后的调查发现,他的研究结果基本上是造假。2009年10月26日,韩国法院裁定黄禹锡犯有“侵吞研究资金”和“非法购买卵子”两项罪名,判处两年监禁,缓期3年执行。
从1月29日小保方晴子等人的研究成果刊登在英国《自然》杂志电子版上,到现在被认定为造假,只有两个多月。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调查委员会认为,小保方晴子的造假行为“歪曲了科学本质,玷污了‘研究’二字,严重伤害了大众对研究人员的信任”。
科学的本质在科研上的一大体现是:科学事实、证据具有可重复性。也就是说,一项科学事实或原理按相同相似的实验原则、方法和环境应当可重复出现。这一原则是由19世纪的德国细菌学家科赫提出的,现已成为主流科学界判定某一科学事实或原理是否成立的金标准。
小保方晴子等人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描述,只要把成体细胞置于条件适合的酸性环境下,就能将其诱导为多能细胞。这一研究结果被视为制造干细胞进入了条条道路通罗马的时代。但是,根据小保方晴子等人公布的方法,目前世界各国的相同专业研究人员,都还无法正式宣布获得STAP细胞。
不过,小保方晴子事件也存在某种悬念。调查委员会认为,她的试验记录质量极低,让人“无法准确地追踪和理解她的试验”,并认为她是一个缺乏研究伦理,不谦虚不诚实的不合格学者。但是,调查委员会并没有对她的论文是否正确进行评估,也没有建议撤回这些论文或判断STAP细胞的真实性。
而且,小保方晴子在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导师查尔斯·瓦坎蒂(Charles Vacanti)一直坚持认为小保方晴子的研究结果可靠,并公布了自己的技术方案。香港中文大学的肯尼思·李(Kenneth Lee)教授则在其博客中宣称,他采用瓦坎蒂公布的技术重复培养出了STAP细胞。不过,这一英雄救美(小保方晴子一直被称为美女科学家)的证据也遭到质疑。理由是,尽管李教授的结果发现了存在有荧光细胞,但不能证明有荧光的细胞就是多能细胞。
对调查委员会的结论,小保方晴子并不认同,表示了“满是愤怒与不解的感觉”,并准备提起诉讼。她在声明中表示,“在现阶段,考虑STAP细胞发现被伪造是一种误解,我不可能接受这个报告”。
小保方晴子将受到何种处罚,要看事情的进展,但她与黄禹锡的下场,其实为中国研究人员敲响了警钟。因为类似的造假同样存在于中国科技界和学界,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例如,上海交通大学微电子学院原院长陈进的“汉芯1号”造假不仅欺骗了整个社会,还骗取了纳税人高达上亿元的科研基金。保护学术纯洁,打击学术造假和不端行为,需要有绝不护短的勇气和担当。在这一点上,我们的学界要做的还很多。(张田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