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医械如何推开隐形门”系列报道今天告一段落。
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进口器械垄断了70%以上的份额,国产器械份额较低。我们采访了国产医疗器械公司的老总、相关专家、医院院长和医生、监管部门负责人,试图找到原因。调查发现,一是国产医械质量及售后服务的超赶还有空间;二是有些制度也有待改进:比如,招标时,国产医械根本不能跟洋产品同台竞技。
分开招标为何长期存在?能否得到改变?5个省份的卫计委负责人、4家大医院的院长,及行业协会,均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希望国产医械也能获得与进口产品同台打擂的机会,把国务院《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中提出的鼓励性条款落到实处。
—编 者
想法
国货采购,拟列入医院考核
与许多省份不一样,在医疗器械挂网采购环节,四川省不按进口国产进行分组。
四川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沈骥介绍,当地建立了高值医用耗材上网采购机制,将符合资质条件的高值医用耗材全部挂网。医疗机构上网采购,直接与企业议定价格,政府部门负责监管。省卫生计生委定期公开采购信息,促使采购价格公开透明。
沈骥说,“高值医用耗材挂网采购环节,不区分国产还是进口。在今后上网采购交易中,我们打算依托省级采购平台,统计分析医院采购国产、进口医械比例,结合全省实际和医疗机构绩效管理,制定国产高值医用耗材采购使用考核比例,引导医疗机构逐步提高使用国产产品比例。”
他认为,“在国产高值医用耗材产品信息和使用方面,医疗机构应加强对临床医生的培训。通过临床医生与患者的沟通,扩大患者对国产产品的了解,增强国产品牌的知晓度和认同度,引导患者接受国产产品。”
沈骥说,医疗机构在医疗设备招标时,在预先做好采购计划,科学论证拟购设备的参数、功能需求,以及进口与国产产品的性能、价格、售后服务等综合对比的前提下,尽量优先采购国产器械。
沈骥搬过笔记本电脑,给记者展示了一份幻灯片。这是去年给全省大医院院长们讲课时他准备的内容。他从战略的高度,号召院长们要支持“中国制造”的推广。
“很多院长思想扭转了。这比在业内下一个文,或者把几个执行得不好的、净买洋仪器的院长拉来训一顿,效果要好得多。”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