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提高医生收入,用中国办法破解医改世界难题

2014-06-11 09:48:41 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记者 李晓宏

随着医改向“深水区”推进,法律的护航作用日益凸显。制定一部《基本医疗卫生法》巩固改革成果,并推动、引导和保障医改向纵深发展,已经成为一道时代课题。日前,在中共中央统战部的组织协调下,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陈竺率领农工党中央调研组深入浙江和山东,就“卫生立法推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展开调研。

调研组从依法治国、依法行政、创新国家治理体系的战略角度,针对当前医改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和探讨《基本医疗卫生法》的定位、思路、原则、结构等问题,努力“用中国式的办法,解决医改这道世界难题”。

改革薪酬制度——

立法应充分调动医生积极性。医生靠技术吃饭,不再靠卖药赚钱,有利于重建医患信任

4月1日,浙江省所有公立医院在全国率先实行药品零差价,结束“以药补医”时代。

浙江人口占全国1/26,用药超过全国的1/10。全省每年药品采购花费550亿元,人均一年吃药1000元,位居全国之首。取消“以药补医”后,怎样避免“按下葫芦浮起瓢”,出现“检查费用”补医、“过度医疗服务”等问题?

“关键在于拿什么补医,拿什么保障医生的收入。”陈竺认为,能否充分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事关医改的成败。

“医生是一个高投入、高风险、高技术的职业。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曾说,在一个社会中,医生和律师的劳动报酬应该比较高,因为我们把健康委托于医生,而把财产有时甚至是生命和名誉委托于律师。”陈竺指出,国际上,通常是最优秀的学生才从医,医生收入是社会平均水平的3—5倍。而当下我国80%的医生子女不愿学医。考虑调动医生的积极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符合医生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基本医疗卫生法》中应有重要一章。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姒健敏建议,由于多数大医院承担医、教、研任务,立法中可规定医生薪酬包括若干津贴,如教学津贴、研究津贴、艾滋病等传染科、放射科等特殊岗位津贴等,多劳多得,优劳优得,上不封顶。

“我们取消药品加成后,‘以技养医’,在不增加患者总体负担的前提下,调高医疗技术服务价格,但不超过以往药品收入的90%。”浙江省副省长郑继伟介绍。

“浙江药品零差率的意义,在于改变了医院和医生的收入机制。”陈竺认为,医生靠技术吃饭,不再靠卖药赚钱,有利于重建医患信任。

近年来,暴力伤医事件呈“井喷式”爆发。据中国医院协会调查统计,每所医院平均每年发生的暴力伤医事件高达27次。医患冲突愈演愈烈的背后,是以药养医体制积弊造成的医患信任缺失。

如何破除以药补医体制,如何依法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是立法绕不开的难题。打击医闹也要有法可依,解决医患纠纷须健全法律法规,《基本医疗卫生法》对此要有重要一笔。

推行分级诊疗——

立法巩固“标准化医生”培训制度,解决基层“人才短板”。可以不把普通门诊列入大医院的职责

“如今,浙江乡镇卫生院与县医院实现联网,但患者有病仍奔县医院。县里查出病,一定要去杭州、上海或北京看。因为交通太方便了。”浙江省政协副主席、农工党浙江省委会主委姚克感叹。

近5年,医改重点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倾斜,但是,百姓大病小病还是往大医院跑。大医院像菜市场,人满为患,医患关系怎能不紧张?陈竺说,上海大医院现在门诊时间是5分钟,下一步将缩减到4分钟。一名医生半天内看五六十个病人,哪有时间与患者更多交流?而缺乏沟通就容易引发误解和纠纷。

“无序就医必须改。我们花了一年时间探讨对策,但讨论之后觉得实施困难。”郑继伟说,“因为百姓看病已形成习惯,想去哪去哪。如果县医院把得严,会加剧医患矛盾,增加暴力伤医事件。把得松,又形同虚设,给医院增添麻烦。”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