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海金(公务员)
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14年重点工作任务》。今年推动社会办医的重点是,解决社会办医在准入、人才、土地、投融资、服务能力等方面政策落实不到位和支持不足的问题。优先支持社会资本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努力形成以非营利性医疗机构为主体、营利性医疗机构为补充的社会办医体系。(5月29日《人民日报》)
数据显示,我国民营医院数量由2009年时的5736所,迅速增加到目前的8000多所,约占医院总数的36%。但民营医院规模却普遍偏小,床位数和诊疗人数仅占全国医院床位数和诊疗人数总量的10%左右,且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人才结构不尽合理,诚信建设亟待加强。从整体上看,目前社会办医的规模、数量和速度,与国家“十二五”医改规划提出的到2015年床位数、服务量均占总量的20%的目标,尚有较大差距。
从整体上看,社会办医困难重重,主要表现在:区域卫生规划中没有为社会办医预留空间;卫生行政部门在大型医疗设备的购置上,对非公立医院的审批更严格;非公立医院融资存在诸多政策制约。这些都是挡在社会办医面前的“玻璃门”。同时,困扰民资办医的业务许可、人才匮乏等诸多方面的现实短板,使得民资医院在发展上仍然面临先天不足。
好的政策要产生好的效果,关键还在于政策落实。首先,要梳理过往政策,疏通社会办医的“中间梗阻”,打破“玻璃门”,真正做到与公立医院一视同仁;其次,应当辅以增加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民资医院重点发展一些紧缺型、补充性的医疗服务,既让社会办医真正享受到政策红利,也让公立和民资医院的“双轮驱动”真正惠及民生。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社会办医的监管,建立健全不同经营性质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