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记者 王君平
上篇:师带徒,出名医
师承教育不可取代
中医药人才成长,必须坚持走“读书、从师、临证、再读书、再从师、再临证”的途径
今年6月底,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师冯世纶的一位特殊的弟子学习期满。他是56岁的田雨河,山西省孝义市中医院副院长、主任医生、硕士生导师。每次出门诊,排队挂号的病人都有50~60人,在一家县级中医院,能熬到这个份上,已经相当不容易。用当地人的话说,“看病的本事够他花了”。但田雨河认为,看了这么多年病,感觉现在才刚入门。
机缘巧合,有一次,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来孝义考察,帮助田雨河联系到了冯世纶。冯世纶接纳他成为自己的一名弟子。去年11月,田雨河来京跟师学习。排队打饭,跟师出诊、抄方、写感悟,和年轻人相比一样也不落,学习比他们还认真。跟师结束,冯世伦给田雨河的评价是“登堂入室”。
师承教育,俗话说是“师带徒”。“师带徒”是培养造就中医药人才的有效模式,是继承发展中医药学术的最佳方法。
中医院校教育为何取代不了传统的师承教育模式?因为师承教育是以“个性化”为特征,院校教育以“标准化”为特征。师承教育主要强调临证技能、技艺训练,而院校教育则主要解决学术与知识的大量积累,两者各有侧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人指出,中医药学的特点和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的特殊性,决定了师承教育在中医药人才培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医药人才成长,必须坚持走“读书、从师、临证、再读书、再从师、再临证”的途径。
第三批国家级中医继承工作导师、名老中医毕庚年的学术继续人窦剑,如今已是河北医大三院的副院长。窦剑说,通过跟师学习,真正懂得了中医应该怎样给病人看病,中医书应该怎么读。跟老师学到的不仅是一个个方子,更重要的是独到的经验和思路。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段云波说,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要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规律,夯实理论基础、坚持临床实践,而跟随中医大家学习研修、博采众长,更是成才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师带徒”离不开“名医”
师承教育,让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得到了总结、提炼和继承,甚至得到了抢救性挖掘
李士懋是第二届“国医大师”拟表彰人选,河北省首位“国医大师”,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每次出门诊之后,当晚他就组织弟子点评处方,直到弄清弄懂。他创造出师承带教“六结合”:激发兴趣与关爱徒弟相结合、系统讲授与随时讲解相结合、口传笔授与执手施教相结合、长期培养与分段实施相结合、师徒互动与徒弟互学相结合、临床实践与总结研究相结合。
名师出高徒,传统的“师带徒”培养模式离不开“名医”。全国中医药师承教育开展以来,2875名老中医药专家指导4716名继承人,其中790名老中医药专家建立了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30名首批国医大师中有26人多批次担任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老师,朱良春、李辅仁、张琪、张学文、周仲瑛、苏荣扎布、唐由之等国医大师均届耄耋之年,但目前仍坚持担任第五批师承工作指导老师;程莘农、陈可冀、张伯礼、石学敏等两院院士先后担任过师承工作指导老师。
师承教育,让老专家的学术思想与实践经验得到了总结、提炼和继承,甚至得到了抢救性挖掘。比如,元寸灸,胜艾灸之所胜,达艾灸之所不及。通过师承,一种近乎失传的灸法在孝义市中医院得到推广应用。它是将30多种中药制成灸条,用打火机点燃,在虎口附近的合谷穴灸疗,方便好用,对“重症肌无力”、“糖尿病神经损害”有神奇疗效。
中药炮制技术的传承,主要依靠师徒一代一代的口传心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龟龄集制作技艺的传承人杨巨奎认为,选徒最重要。龟龄集疗效显著,炮制方法更是奥妙无穷。制备工艺有煮、爆、土埋、露夜等81道工序。83岁的杨巨奎将选徒总结为“人必精、心必诚、事必勤、断必果”。他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人必精,人是首要因素,既能掌握传统技艺,又要融汇现代科学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