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师带徒是培养中医优秀临床人才非常重要而有效的途径。国医大师李士懋名医传承工作室在中医师承教育方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近日,本报记者走近李士懋和他的学生们,亲眼目睹了学生们如何拜名师、做临床,特综合报道,以供探讨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有效融合借鉴。
石家庄新石南路一个临街的中医诊所内,河北中医学院2011级的王玥将右手放在了病人的寸口上,他的老师李士懋刚刚诊了脉。老师微笑着看着她:“你觉得这是什么脉啊?”小姑娘略一沉思:“寸脉浮弦数,应是上焦热盛化风。”李老师笑了一下,示意她把左手给他,说道:“感觉我脉诊力度,试着来给他按。”
手腕上,李士懋的手指轻轻搭了上来,小姑娘放轻力度,将指浮于病人脉上,然后她左手感到老师的三指以均匀的力度平平按下,由轻到重,王玥控制好右手手指力度,依样下按。“出乎意料,沉取之下,原本浮大的寸脉底下空空如也,而一样的力度,尺脉沉取却动数有力!”王玥修正了自己的意见,李士懋随即以病情为例,给她认真讲解了病理病因,并以此为例开方诊治。一周后病人复诊,症状已除。
整整两年的手把手带教,让王玥从一个看见病人就惊慌失措、毫无头绪的新生,成长为能沉心冷静应对各种病人的“小大夫”。这正是“李士懋名医传承工作室”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结合下的普通一例。
李士懋是第二届“国医大师”,河北省首位“国医大师”,全国第二、三、四、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国中医科学院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跟随李士懋学习的人员往往是各中医院的骨干,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从事临床工作20年以上;其次为高校教师,大多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还有从事中医临床的个体医生,以及河北中医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研究生。李士懋对这些学生进行了分阶段、分层次教学,真正实现了有教无类。
传什么——
以思辨为核心的传承模式
李士懋认为,中医的传承有三个层次,一是思辨,二是学术思想,三是经验。其中加强思辨的传承是解决一切困惑的根本,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士懋的学生沧州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扈有芹表示,以前治疗疾病,心里没底,治好了,不知道怎么好的,治不好,不知道为什么不好。通过以思辨为核心的跟师学习,她明白了治疗任何疾病都要把握全局,灵活分析,以脉诊为中心、四诊合参进行辨证论治,学会了这些,也就解决了从医20年来的疑惑,她心中豁然开朗。
中医思辨建立在熟读中医经典的基础之上。李士懋要求学生以四大经典及四小经典为学习内容,他对每个学员的要求非常严格,每周检查指定的背诵内容,每月写一篇学习心得,每两周讨论一次,每周末晚上自由交流。河北中医学院大五学生张静表示,老师在检查背诵的同时,会辅以系统讲解和口传笔授,同学们学习经典有了主线,形成了系统,也有了兴趣。“经典学习不再是难事!”她不禁发出了如此感慨。
在临证中逐步提高独立思辨能力是熟读经典后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这一点涉县中医院肿瘤科主任牛广斌深有体悟。经历临床多年实践的历练,牛广斌逐渐积累了坚实的中医经典基础,但临床疗效喜忧参半。最大的困惑是理不清其所以然,有时候书看明白了,但与临床实践仍是两张皮。跟随李士懋学习后,牛广斌学会以思辨明其理,活其用,并且愿意以自己所学思辨思想去影响他人。目前其所在医院的科室已经发展成为以中医为主、西医为辅的临床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