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改新方向谋定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入深水区的步伐,也扰动着医药企业对于医疗资源的关注。近日,国务院对外公布2015年医改重点任务,将支付方式等改革范围扩展至我省全部县市,同时推进社会办医力度。而我省多家医疗药材、器材以及流通企业业已开始布局县市医院等地方合作项目,意图通过市场化的操作手段在改革中占得先机。
“从去年启动医药分开开始,传统医药格局开始被打破,面对今年的深改,不少医药企业纷纷投身社会办医以及公立医院合作项目,将此视为企业转型机遇。”郑州市经济开发区一家医药企业代表表示。该企业在今年3月与南阳市一家县级医院签订合作项目,公司将出资超过4000万元帮助后者兴建住院大楼以及多个专业科室,并将手中的高血压、痛风等疾病医药资源与医院进行对接。
他告诉记者,从2014年开始,喧嚣多年的医疗改革正式进入破冰之旅,医疗、医保、医药三医上下联动,无论是在机制上还是规划上,都使得医疗环境出现了巨大的变化。而在这种新常态下,一些医疗、医药企业的传统发展方式以及行业规律已不再适用现阶段的改革结构,如何将自身产业与新医改下的医疗环境相结合,成为了不少医药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选择。
在这个过程中,2015年的医改重点工作的部署,显然给予医药企业发力的方向。在《通知》中,2015年的改革方向将更加贴近市场。除了继续理顺医疗服务价格,扩展试点县市数量外,破除以药补医,推进科学补偿机制;健全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建立全新的薪酬制度和人事制度以及大力发展社会办医都成为重要的攻坚方向。“而这些重点的改革任务,对于不少医药企业来说,都是一次生态的巨变,借助社会办医的氛围,除了让资金技术与公共医疗资源靠拢外,也是医药企业降低自身风险,探索新发展途径的一种方式。”
争夺资源不仅靠投资
作为医疗资源的流量通道,医院运行模式的变革,是影响目前医疗改革以及药品定价机制重新形成的重要环节。而药企投资医院经营,也正是看到国家政策的倾斜以及医疗服务需求的巨大市场。
“医院属于重资产、资金密集行业,投资周期长、见效慢,因此医药企业更倾向于与成熟的公立医院合作办医。”南阳市一家公立医院相关负责人称。
该医院在2014年与一家药厂签订合作协议,后者收购医院30%的资产,估值达到3000万元。而按照目前该医院的盈利增长来看,回本需要10年的时间,而这并不妨碍该药厂迅速签订协议的热情。
省卫生厅相关处室工作人员表示,在2015的新医改内容中,支付改革、保险改革以及人事体制改革,是三个破冰难点。一方面没有较为成熟的改革经验可以借鉴;另一方面,改革颠覆性效果明显。“比如说人事体制改革,医院将有权自行选择聘用人员,并根据自身岗位调整工资;再比如商业保险,相关机构可以渗透至各类医疗保险的经办服务中,更可与基本医保进行衔接,而这些都提供了投资的机遇,也带动了企业投资医疗行业的积极性。”
而面对目前医改中所存在的诸多难点,行业人士刘先生认为,新医改的目的,在于普惠的同时,提升和平衡我国医疗行业的资源供应与分配。这种涵盖全社会的改革仅靠投资,并不能更好地抢占先机,重要的还是根据自身机制畅通投资回报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