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志华□
28岁的“北漂”易小姐回武汉陪父母过中秋节,顺便为父母挑选和下载了一款看病软件,手把手地教会父母使用,并为父母画出了简单实用的8张看病流程图。此图上传网络后,获得网友们的一片点赞。(9月18日人民网)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各类手机看病软件应运而生。通过手机不仅可以预约挂号,还能缴费、查看检查结果、与医生展开互动等,甚至可以网约医生,获得一对一的在线服务。然而,看病软件越多、功能越强大,也就意味着操作越繁琐。年轻人适应能力强,掌握软件不算难事,但对于中老年人和一些农村居民来说,可就没那么容易了。易小姐这次装的是普通挂号软件,老年人操作使用已属不易,而带有网络支付等功能的软件,由于设置了安全门槛和验证程序,老年人操作起来则更加不便。
当看病软件只能让一部分人享受到便捷服务和获得优质资源时,就意味着另一部分人可能无法享受到这些福利。譬如,网上预约挂号的广泛实施,导致相关医院取消了现场挂号。这说明,设计看病软件时,既要注重功能和内容,还要注重操作便捷度。否则,总有人会被排除在互联网医疗的服务范围之外。而其中最易受影响的,恰恰又是最迫切需要医疗服务的老年人。
这张看病流程图受热捧的背后,是民众对于简便版互联网医疗信息产品的期待。不仅看病软件需要简便版,其他互联网医疗产品也该如此。当前,不少可穿戴医疗设备可及时收集居家老人的健康数据,医务人员不必上门,即可实现居家模式下的医养结合。但与此同时,这些设备也面临老年人难以使用的难题,需要将复杂的技术简单化。
要让每位患者享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红利,还需在软件的便捷性方面多下功夫,或者专门针对老年人等群体开发专用产品,甚至不妨在专用软件上附带更多优惠和照顾,体现尊老敬老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