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中国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

2016-08-08 14:21:26 来源:国际在线

近日,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和中国财政部、国家卫生计生委、人社部共同发布了一份医改联合研究报告。报告建议,中国应进一步从目前以医院为中心、侧重服务数量和药品销售的模式,转向以健康结果为重点、更加注重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建立高价值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和财政部等负责人透露,中国将进一步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以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控制不合理费用增长。

这份报告指出,从2009年新一轮医改启动以来,中国的医改方向正确,取得令人瞩目的阶段性成果。世界银行卫生、营养与人口全球实践发展局高级局长埃文斯介绍说:“(中国的)结核发病率基本下降了一半,孕产妇死亡率下降了三分之二,婴儿死亡率下降幅度达到了四分之三。在此期间,中国还进行了成功的改革,最显著的成绩是在农村和城市实现了医保的全民覆盖,改善了百姓的健康状况,还有进行公立医院和药师体系的改革,建立了分级诊疗的体系,加强了基层医疗机构的服务。”

世界银行行长金墉认为,中国推行的医改将有助于改善中国卫生体系,使约占世界六分之一的中国人口受益。他还特别提到,中国在安徽和福建通过支付方式改革,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做法让他印象深刻,“(中国的)药品采购体系更加合理,以前药品费用,出厂价格20元(人民币),但是患者买单时可能要支付100元(人民币),中间有各种各样的加价环节,中间商会转手赚钱。在福建三明和安徽省,他们实现了流通环节的去中间化,可以减少患者最终支付的药品费用。这是一个很难的创新,因为很多既得利益者会抵制改革,世界上许多国家也面临类似的问题。”

金墉所提到的福建三明,从2013年开始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实行所有药品零差率销售,破除以药养医机制,减轻群众负担。而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在不增加患者负担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服务价格、政府补助、加强医院内部管理等措施弥补。

不过,报告也指出,和世界其他许多国家一样,中国医药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人口老龄化趋势加快,癌症、糖尿病、心脏病等慢性病已成为最主要的健康威胁。

这份报告强调,如果不深化医改,中国的卫生费用预计会从2014年的3.53万亿元人民币增加至2035年的15.8万亿元,卫生支出占GDP的比重将从2014年的5.6%上升至2035年的9%以上。

对此,报告提出了八项改革建议,包括加强基层卫生服务的核心地位;公立医院更加侧重疑难重症的治疗,将常规性服务转向基层卫生服务机构;改变服务提供者的激励机制,以患者健康为结果而不是提供治疗的数量或开药量作为支付的基础;提高医务人员的地位和薪酬;允许合格的民营医疗机构提供经济有效的卫生服务,与公立机构进行公平竞争,协同发展等等。

国家卫生计生委主任李斌评价说,目前,中国正在制定“十三五”医改规划,这份报告的建议提供了重要参考,将予以吸收和借鉴:“下一步深化医改,坚持‘三医’(医疗医保医药)联动,进一步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全面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建设;改善医疗服务质量,健全全民基本医保体系,推进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坚持预防为主,形成以防治慢性病为主的基层健康管理网络。”

另据财政部部长楼继伟透露,未来中国还将鼓励社会力量办医,支持推广福建“三明”医改的经验,“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健康服务业,让基层群众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财政部还将继续加强与世行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支持国务院医改办等单位,加快准备和实施世界银行贷款医疗卫生改革促进项目,在福建安徽推广三明医改经验,并以点带面推广到其他省份。”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