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宏伟
近来网上一篇《社区医生声震天发问:我们还算是医生吗?》文章流传甚广。作者表示,医改以来,他所承担的工作越来越多,如慢病调查、家庭医生签约宣传推介、各项医保控费条目精算等,导致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占比减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像医生。这种观点虽然容易赢得眼球,但却是值得商榷的。
社区医生的“烦恼”,其实是社区医疗卫生机构、医生对自身定位出现偏差导致。家庭医生服务与其他专科医生服务有明显不同,其工作方法和模式,也有其显著特点。比如,成熟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多为团队合作,通过组建包括全科医生、护士、健康管理师、助手等人员在内的家庭医生服务团队,对服务对象提供持续性健康照护,更加注重促进和维护健康,更加注重管理慢病患者,更好地帮助服务对象处理常见病、多发病。
而目前社区医生认可的仍然是专科医生模式,思维习惯仍然是专科思维习惯,这种状态亟待改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在很多地方尚未落地,曾经提倡的“六位一体”社区卫生服务模式也没有真正落实。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仍惯性运行“救火式”医疗服务模式。而居民需要的全方位、一体化、连续性卫生与健康服务仍然不到位。
的确,在转型期,社区医生与医疗“无关”的工作量大了,需要通过综合施策,系统化地去研究解决。如加大硬件建设及投入力度,通过信息化手段改进健康管理;加快培养优质足量的全科医生,不断提升其服务能力等。同时,相关部门要认真倾听基层心声,政策制定时让基层人才多多参与,将好的做法形成经验及时推广;加快改善和创新基层卫生工作的评估方法,确保家庭医生制度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