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在港大深圳医院遭遇“深港磨合”]
香港医生不得不面对的是内地的医患关系问题。
“我来之前,很多人告诉我,到内地当医生很危险,还有香港同事问,要不要戴头盔上班。”来自香港的外科医生樊敬文笑着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着,还做了一个夸张的动作,但5个月的工作经历,让他打消顾虑,虽然有病人因不理解向医生发怒,但沟通之后不会发生纠纷。
港大深圳医院外科部主管卢宠茂说,香港一样有病人投诉,但很多投诉经过跟病人的沟通都不会成为医患矛盾纠纷。不信任是医患纠纷的重要原因,病人把生命交给医生,还需要用红包来保障,何来信任?
港大深圳医院设置了一个特殊的科室叫“病人关系科”,目前有3~4名医务人员,随着就医人数增加,这个科室也会增加人手。
港大深圳医院院长邓惠琼说,欧美国家的医院内普遍都设立病人关系科,是让患者反映问题的地方,除了医患纠纷,患者有任何问题都可以到这里提出。医患关系紧张到一触即发,原因之一就是病人找不到说话的地方,当然也就丧失了有效疏导和发泄的机会。
为了防患于未然,港大深圳医院为每个医生都缴了“医疗责任”险,目的是一旦发生医疗事故,医生不会担心由自己赔钱。
除了医患关系,内地医院有很多规章制度需要香港医生适应,比如病历的书写问题。
上述曾在内地医院工作的医生对本报记者说,内地医生需要花大量时间书写病历,卫生部规定,病历如果写得太简单就会被评为丙级病历,你的晋升会受影响,内地的每家医院有质控科,对病历进行抽查。所以,内地医生有大量时间花在写病历上。相比之下,香港医生的病历就会写得很简单,甚至可以用画图来代替,或者由助理代劳。
上述医生解释说,内地的培训机制是让医生通过写病历来学习。但三五年后,这种记录就是程序化的记录。同时,一旦发生医疗纠纷,病历会成为呈堂证供,为了给自己开脱责任,内地医生也被要求尽量把病历写详细,有时还会出现依照病人病情变化重写病历的情况。
内地医生以为港大深圳医院可以按照香港规定书写病历,以减少花在病历上的时间。但因为发生医疗纠纷需在内地的法律框架下解决,港大深圳医院仍要求医生按内地要求书写病历。
卢宠茂还提及,另一个需要香港医生适应的是,玛丽医院是全部由政府拨款的公立医院,医生开药检查并不需要考虑病人能否负担,但在内地需要替病人考虑其经济能力。
曾有声音认为香港模式在深圳遭遇“水土不服”,卢宠茂表示,其实不是水土不服,香港模式和内地运作系统需要融合才能成功。深圳优势在于硬件,香港优势在于软件。软件发展就是要改变人心,建立人们对生命的尊重、对医生的信任,这是缓慢的过程,也可能需要10年甚至是20年。(卢丽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