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是谁改变了先声飞奔的身姿

2013-07-02 16:15:31 来源:中国医药报

编者按

从“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的转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创新被赋予了更多的期望。近年来,全球制药企业都在重新思考药物创新的路径、模式和价值。在我国,“仿制-仿创结合-创新”这一路径已经成为医药行业的共识。

实现中国医药产业的强国梦,必须培植一批具有强大创新能力的药企。在由传统制药企业向研发型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它们各显神通,展示出创新的多彩多姿。有的已经享受到创新带来的巨大效益,有的还在创新路途中辛苦耕耘,有的历经挫折不改初衷,有的稳扎稳打迂回前行……但无论如何,创新的探索和付出值得尊敬。创新之意义,不仅在于成果的价值,更在于精神的提振。为此,本版特推出“研究中国药物创新”专栏,试图通过典型企业案例对比,展示和剖析不同创新型企业之间、传统企业转型之间、内外资企业之间创新战略和模式、产品选择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差异,揭示创新对中国医药产业发展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探寻中国医药行业创新的适宜途径。

处于私有化阶段的先声药业再次爆出新闻。

6月24日,在美上市的先声药业集团宣布,公司于6月17日与 Zhuhai Rongding Equity Investment Partnership L.P. 达成了股票转让协定,将以4亿元人民币现金的价格,出售其子公司吉林博大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近99.99%的股权。一旦股票转让交易完成,先声药业将不再持有博大任何股权。先声药业并未透露此次出售博大股权的原因,但4亿元的套现无疑令希望保持缄默的先声药业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焦点。

选择美国退市

今年3月11日,先声药业董事会宣布收到不具约束力的收购要约,该收购要约由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任晋生、New Good Management Limited和Assure Ahead Investments Limited及其附属机构(买方集团)发起,将现金收购所有不由买方集团控制的流通股,每ADS收购价格为9.56美元(每普通股4.78美元)。这一出价对先声药业的总估价约为5亿美元。公开资料显示,New Good Management Limited在维京群岛注册,由任晋生实际控制。

“这是我们第一次考虑私有化。”先声药业副总裁兼先声美国总裁刘婕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此次决定完全出于商业考虑,与美国收紧财务审查并无关系。

2007年4月20日,先声药业成为第一家在纽交所上市的中国化学生物药公司,募集资金2.26亿美元,市值超过10亿美元,成为亚洲化学生物药企业在全球最大的一次IPO。

面对先声药业的突然退市,业界均持维护态度。中国医药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明德认为,退市有主动与被动之分,先声药业是主动退市,而非被动退市。在他看来,企业之所以主动选择退市,重要的原因是其价值被严重低估,且在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的意义已经不大。“退市可能会对先声药业国际化进程产生影响,但不会影响公司本身所具有的优秀性;先声药业退市后,依然是行业领先企业。”于明德说。

2010年6月开始,做空机构开始频频出手中国概念股,在导致公司整体估值大幅缩水外,也使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公司的信任度大打折扣。Roth Capital Partners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美国股市中选择退市的中国公司数量剧增,2012年已达27家之多,而2011年和2010年这个数字分别只有16和6。在制药领域,同济堂、康鹏化学和诺康生物先后成功退市,尚华医药、盛泰药业、三生制药等3家药企均已收到私有化要约。

相关资料显示,2011年底先声药业在每股7美元左右,2012年初最高升至10美元左右,但随后又回至七八美元。不过除了被资本做空的因素外,一位分析人士指出,股价低迷也与先声业绩乏善可陈有关。季报显示,先声药业2012年二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3.4%,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34.8%,四季度企业更是运营亏损1250万美元,由于非现金的减值费用1560万美元,净亏损330万美元。

奔跑开始减速

先声药业无疑是国内创新型企业中成长最快的公司之一。

1995年在药品销售领域长袖善舞的任晋生创办了先声药业,2001年通过资本运作,企业实现了从营销公司到生产公司的转身,并于2003年成立先声药物研究院,引进了一批在制药界颇有声望的研发专家;2005年9月,联想弘毅注资2.1亿元持有先声药业31%的股权。双方联合对外宣布,要在未来5年内,使先声药业跨入中国医药行业“第一梯队”;2006年5月,先声将联想投资的2亿元全部用于收购烟台麦得津80%的股份,成功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抗肿瘤一类新药恩度纳入麾下。自此先声被业界视为本土创新制药企业的范本。

熟悉先声药业的人都知道,先声药业的LOGO酷似一个人在跑道上奔跑。掌门人任晋生多次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们不愿呼吸领先者扬起的尘土。或许是因为这种紧迫感,先声药业并没有遵循从仿制、仿创结合最后到创新的常规过程,而是创新与仿制同时进行,甚至创新走得更快。

2007年至2009年间,先声药业完成了六次“产品式并购”,先后将吉林博大制药的易达生、南京东捷制药的捷佰舒、安徽中人药业的中人氟安、天津天达药业的瑞舒伐他汀钙片收入囊中;还收购上海塞金医药35.1%的股权,希望以此“加强抗体研发能力”;控股江苏延申生物科技,以便进入疫苗生产领域。

先声药业在自身研发上也不惜血本。2007年4月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后,先声药业将IPO募集资金2.62亿美元中的5200万美元作为未来2~3年内的研发专项资金;在全行业平均研发投入仅为1.05%的情况下,先声药业每年将销售额的6%~8%投入研发,2011年该比例增至9.7%,2012年达到了主营业务收入的11%。

为了追赶先行者,先声药业还积极探索多种国际合作模式。自2007年始,先声通过专利许可、共享权益、成立合资公司等方式引入国际合作项目,提升国际化研发能力。

2011年,先声药业一类新药艾拉莫德(商品名:艾得辛)正式在全球上市。先声药业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2010年至今,公司有8个国家一类新药陆续获批进入临床研究阶段。

是什么迟滞了这家拒绝平庸的企业奔跑的速度?一位分析人士指出,先声药业虽然建立了研究院、招来了大批人才,但一是起步较晚,二是掌门人可能更擅长营销,对药物创新的机制、用人、方向等理解并没有使先声药业在上市后达到理想状态。当研发没有明显进展时,先声药业就会重新换一班人马,研发战略就得重新调整——今年5月底,先声药业宣布公司首席科学官Dr. Peng Wang由于个人原因辞任。

一位资深人士也强调,先声药业产品涉及抗肿瘤、心脑血管、抗感染等多个品类,但整个产品线仍显单薄,且近两年先声药业可上市的新品明显没跟上。恩度是先声药业投入最多的产品,由于临床效果不如预期,市场回报并不大;最新上市的艾得辛也并非是大品种;至于再林等抗感染药物,在国内严苛的限抗令下,销售也很难实现突破。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