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是一个文化冲击的世纪,文化的力量将越来越多地显示出无可比拟的优势作用。企业能否培育自己的文化力并有效发挥作用,将决定其在新世纪的生存与发展。医院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类别,也正在医疗市场的竞争中凸显其重要性,成为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和精神支柱。
笔者属于一个不太安分的人,所以有幸有过在一级,二级,三级医院及外企,国企,民企的工作经历,长则三到五年,短则几个月。可以说对中国医院和企业的文化都有切身的体会和感知,在此罗嗦几句。
中国的大医院许多都是教会建立的,比如协和医院等知名的大医院。教会的传统是等级森严,所以延续下来医院里也是有明确的等级制度,比如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尤其在中国,这样的晋升制度是非常严格的,无论你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能力如何,都要经过各种考试,熬到一定的时间才有可能晋升。所以医院文化首先就是“级别”。一句俗话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总有一天会有出头之日的。等熬到那个年龄和级别的时候,就什么都有了,钱,名利和地位。再就是裙带,公立医院除了要能力,学历等硬指标,还要的是关系,医院里还是带有国企的某种味道,医生还是有公务员的一些特点,那就是朝南坐的,我是大爷我怕谁。所以药商要求着,病人要求着,医生也未必有好脸色看。如果在医院里没有点后台,没有点关系的话,就是再有学历和能力恐怕也混的比较辛苦。而领导层,从医院院长到科室主任都不是科班的管理人士出身,往往只懂业务,不懂管理。所以医院里的科室氛围普遍不是那么太好,要么勾心逗角,要么明争暗斗。本来呢,医生都是技术出身的,没有什么可争的,你看你的病人,我看我的病人。现在医疗环境又比较恶劣,大家应该抱成一团才对,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但没办法,文人相亲嘛,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谁也不买谁的帐,医院比较崇尚的个人的能力。况且升职称等是利益冲突,当然要争一争了。
以前在医院里上班的时候从来没有哪个领导,哪个主任主动请我们去家里玩,请同事吃饭的。基本都是药商请客吃饭,或者我有事相求去领导门上送礼拜年什么的,其实我内心很不情愿。科室里的同事也是淡淡之交,很难了解对方有什么需求。所以我上班不开心的时候,对病人有发火的时候理由很简单,我在这个医院感受不到爱,感受不到关怀。有句话说,你不关心你的员工,员工怎么关心你的客户?而且我看到我的领导也没有对患者表现出他的爱,常常对病人态度比我还要生硬。反正医院不缺病人,我们是大医院,你不住我们医院,有的是病人求着住我们医院,外面排队的人多的是。在和患者沟通的时候也似乎很难体现出我们是一个团队,经常是单打独斗,这样当有医疗问题的时候,病人当然很会抓住把柄来攻击医生。
而企业似乎就不同了,企业的生存靠的是销售,没有业绩,挣不到钱企业是无法生存下去的。所以大家都要有同一个目标,同一个使命。企业相对注重的个人能力,你能给公司带来利益,你就是好员工。当然到某些职位的时候也会有权益之争。但我所在的企业的领导者大多是有一定人格魅力的人,会请员工喝下午茶,请员工吃饭,给员工过生日等等。因为没有员工的努力就没有老板的成功,他们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我在企业里吃的年夜饭,开的圣诞晚会,春节晚会什么的都是比较开心的,不象在医院里常常流于形式,没有什么温暖可言。企业也会注重员工的培养和团队建设,比如会有定期的outing的活动,teambuiding等等,而这些是在医院里压根就没听说过的,当然与医生要值班,工作忙有关,但我想不是最主要的原因。有的外企对员工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比如沟通技巧,演讲能力。团队建设,服务理念,管理知识等等方面的。对员工的成长还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我就想如果医院里也能学习一下企业的文化建设,让员工能更有归属感,更有团队感和合作精神。医院里缺的也就是这样的一种人文关怀,所以把医生当做了医院的长工,把实习同学,进修医生当作了免费的劳动力,把病人当做了患病的人,而没有当作客户,当做上帝来看待,所以医患关系就不那么和谐,医生就不那么快乐,病人就不那么配合。
医院也好,企业也好,文化的核心是“爱”。爱我们的上下级,爱我们的同事,爱我们的客户,爱我们的患者。如果一个团体没有爱在其中流淌,这个团体就是没有生命力的,就是没有前途的,没有凝聚力的。而如何去爱,如何去表达爱是我们每个人可以用一生去思考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