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9月11日电(记者胡浩)从事肿瘤放射治疗28年的李玉,今年59岁。在众多“头衔”中,他最看重的是“硕士生导师”和“全军放射肿瘤学会腹部肿瘤放射综合治疗专业学会主任委员”。无论在辅导学生还是临床实践中,他经常强调:“先进的技术与高尚的医德,才是抗击疾病的两大法宝,二者缺一不可。”
李玉现为解放军第302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主任,而他战胜疾病的梦想,是从1976年开始的。那年,他进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学习。提到母校,李玉总绕不开张华。1982年,校友张华为抢救淘粪老农献身,年仅24岁。“我比张华大4岁,但张华用生命给我们这代人上了一课,人生无论有长有短,都要活出点样子。”李玉说。
毕业后,李玉分配到沈阳军区总医院,从事心脏介入治疗,6年后从事肿瘤放射治疗。他所在的医院,1996年引进并使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系统;1998年肿瘤介入科并入放射治疗科,李玉开始了癌症综合治疗探索。2010年李玉在全国医院遴选中脱颖而出,成为302医院肿瘤放射治疗中心主任,也成为亚洲首台立体定位肿瘤放射治疗系统平台的“掌刀人”。
“现在一提到癌症综合治疗,好像有一种误解,几个部门专家一会诊,确定一套方案,然后逐一进行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等。”李玉说,“不仅如此,一些医院部门之间往往存在利益竞争关系,结果是手术做不下去了,患者才被转去放疗;放疗做不下去了,才被转去化疗;化疗做不下去了,就可能被劝保守治疗。”
这与李玉理解的癌症综合治疗并不一样。作为课题负责人,今年他获得一项重要科研项目:“特殊作业环境下军队肿瘤患者快速综合治疗体系构建与射波刀肿瘤治疗规范研究。”他说:“治疗癌症的过程就像一场战役,一方面,手术、放疗、化疗、介入治疗等多手段要"协同作战";另一方面,要对肿瘤组织"精准打击",尽可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
在李玉看来,常用的癌症治疗手段在独立使用时,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只有全面考虑患者身体状况、年龄和病情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应用成熟的常规疗法与高精尖技术相结合、局部治疗与整体治疗相结合、一般治疗与特殊治疗相结合,针对癌细胞容易转移和扩散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综合治疗,才能取其所长、避其所短,达到提高病灶局部控制率的理想效果。为了对癌组织进行六维定位和治疗,李玉和他的团队将世界先进治疗设备和精湛技术融为一体,实时追踪肿瘤运动,实施精准照射。
李玉说:“再先进的设备,使用效果如何,关键因素取决于人,取决于团队合作。”根据不同部位肿瘤特征的追踪方式,李玉和他的团队独创了单针双金标植入技术,并创造金标植入数量国际第一。所谓“金标”,用李玉的话说,是照射癌组织的“边界”。“癌组织是立体,在它周围放一个金标,只能确定一个模糊方位;如果放3个、4个或5个金标,就能更清晰地标注癌组织与正常组织的边界。”
李玉和他的团队在使用先进设备的基础上,探索一套“精确计划、精确摆位、精确治疗”的治疗方法。“因为人是有机体,癌组织也随时在运动。进入实质性治疗阶段后,还要根据当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并给肿瘤组成一个致命剂量,才能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医本仁术”。作为学科带头人,李玉无论多忙,依然坚持每天早晚两次去“转病房”,一遍遍为患者和家属讲解病情和治疗方案,直到他们弄明白为止。
两年多来,李玉和他的团队已成功进行2000多例第四代射波刀手术,其误差率都控制在0.5毫米至0.9毫米之间,远远低于国际标准的1.5毫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