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规定,医院救治危重病患者,必须做到“先诊疗后付费”。在江门,医疗机构对需要救治的患者开通了“绿色通道”,进行先治疗再收费处理。这一救死扶伤之举,几乎让全市所有需应急救助的患者享受到了便利。但由于部分“三无人员”和恶意欠费者的出现,也让全市医疗机构近三年产生了3000万元的医疗欠费单。面对无经济偿还能力的欠费主顾和有限的应急救助基金补贴,五邑地区的医院正处在医疗欠费带来的经济负担和作为公益性机构承担救死扶伤的天职带来的矛盾现实中。
对于这笔发生在患者与医院之间的费用应由谁来买单,卫生系统相关人士认为,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依赖二者,而需要卫生、民政、公安等多部门联合起来整合相关政策和资源,针对需要社会救济的群体应急救助建立完善的医疗救助体系。
文、图、表/记者温利
数据:医疗欠费超3000万元
今年8月的一晚,加班回家的阿安在市区一路口与一摩托车相撞,右腿骨折鲜血直流。随后,路人为他拨打急救电话,他被送到附近医院并走“绿色通道”进行应急救治。次日家人赶来为其补齐检查、手术等费用。江门医疗机构实行的“先诊疗后付费”模式,让阿安及家人觉得很宽心。
记者从市卫计局了解到,江门“先诊疗后结算”几乎惠及所有急重病患者,但也有低比率的低收入群体、“三无人员”和恶意欠费者的出现,给医院留下一张张欠条。据统计,近三年,五邑地区医院因为应急救助的医疗欠费就达3000万元。市各大医疗机构,每年产生的医疗欠费达上百万元。市中心医院每年紧急救助病人累计欠下的医疗费达200万元。
“有的病人发生车祸等情况送到ICU抢救,身份难以核实,家属也联系不上,但医院都不可能见死不救。有的抢救后留下后遗症需要继续治疗,产生的费用会更多。”曾在市中心医院工作的市卫计划局医政科助理陈锦钜介绍说。一般一名应急救助的患者产生的费用从几千元到几万元不等,多者达30余万元。
市中心医院医政科科长余新立曾表示,医院对病人开通绿色通道,不会因为病人没钱而拒绝治疗或停药。但据其介绍,该医院因紧急救助而被欠下的医疗费达2000多万元,现在每年还保持着200万元的欠费。
欠费者:大多经济较为困难
记者从市卫计局、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等综合了解到,欠下医院账单的一般有三类人群:一类是经济困难的农民、外来务工者或低保户等低收入群体,另外是一些无法核实身份等的“三无人员”,他们因车祸、工伤、非法斗殴、癌症等住院,但因经济困难无力承担医疗费用。第三类则是恶意欠费者。相较之下,恶意欠费人较少。急诊科、ICU、骨科等科室因接诊急症病患者较多,成为发生医疗欠费的“重灾区”。
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吴木富就曾表示,去年其所在诊室就接了6名“三无人员”。“医院除了帮他们治病,还为他们提供食宿,甚至连生活用品都是护士帮忙买的。”虽然恶意欠费者人数较少,但有的拿了事故赔偿金却欠下医院费用逃之夭夭也让医院颇感心寒。吴木富说,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因此类事件的欠费就有20多万。
市中心医院方面表示,欠费对医院带来影响一是这部分医疗成本无法弥补,另一就是因部分欠费病人不肯出院,占用床位,也直接影响到医院开展正常的医疗救治。
追费路:签还款协议遇履行难
不管是病人无力支付还是恶意欠费,医院似乎都拿这样的患者“没有办法”。为了弥补应急救治带来的经济损失,有医院称,并非没有建立相关的追缴机制,但往往缺乏强制性的、有效力的追缴手段,使得医院捏着这张欠条难以追讨。
以市中心医院为例,该院对欠费病人有专人负责统计,通过电话联系,说明欠费情况,积极动员患者尽快缴医疗欠费。对于实在无法结清费用的病人,医院一般会与病人签订还款协议,建议两年内还清。“但实际操作起来却不能完全履行,因为一些人经济确实困难没办法。”余新立说。
对于恶意欠费的病人,医院会通过法律手段进行欠费追缴。“但欠费病人中外来人员较多,他们都是租住,流动性强,追缴效果不理想。”该院财务科相关负责人说。在另一医疗机构负责医务工作的工作人员也表示,诉诸法律不仅费时费力,也面临判决后执行难的问题,这无形中增加了讨债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