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北京将允许在职医生办私人诊所 医生反应平淡

2014-03-03 10:56:14 来源:人民网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近日,北京市卫生计生委工作会上透露了这样一条消息,北京市将探索建立医生自主创业制度,允许在职医生开办私人诊所。

鼓励在职医生开私人诊所,有助于打破公立医院对优质医疗资源的垄断,将大医院的专家门诊分化补充到社区医疗服务中去,让老百姓就近方便地享受到专家的诊疗服务。不过,这种看上去很美的惠民举措,似乎并没有得到在职医务工作者的积极回应。

有媒体就总结了“医生开诊所”的三道关,第一、高额的前期投入;第二、两头兼顾精力有限;第三,院方会不高兴。

其实,兼职开设私人诊所,这在海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先来看美国,在当地工作的杜剑锋介绍,美国在这方面的法规非常灵活,很多医生可以做到两不耽误,而且私人诊所和公立医院在很大情况下是一种业务上的合作关系。

杜剑锋:一个医生可能会在自己的一个或者多个私人诊所里面开设门诊,当他接收的患者需要进一步进行手术和其他治疗的时候,他再把这个患者推荐到医院里面,然后他再到医院去进行手术或者是其他方面的住院治疗。在更多的情况下,美国的这些医生和医院是一个业务上的合作关系,一个医生会在不同的公立医院里面出门诊或者治疗患者。一般情况下,医生在进行手术治疗的时候,患者所支付的所有医疗费用,医生会从医院得到一定比例上的分成,实际上就是一个业务上的合作关系。

不过,也有医生选择只开私人诊所,或者只在公立医院上班。这取决于该医生对执业风险的权衡。

杜剑锋:做出这样一个选择很大一方面的原因是,美国医疗费用非常高,但同时医生的职业风险也比较大,这个职业风险主要是指法律上的风险,一旦出现医疗事故的话,患者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追究医生的责任,要求巨额的赔偿。在面临这种赔偿威胁下,医生的收入很大一部分要用来支付他的职业保险。如果一个医生进行独立职业,自己开设诊所的话,他要自己负担很大一部分的保险费用;但如果他选择在公立医院里面任职的话,这一部分费用就由医院来承担了。

对美国民众来说,去什么地方看病,则取决于保险。

杜剑锋:患者的医疗保险公司有的时候会规定患者只能到某一个医院或者某一个诊所就诊,否则的话,医疗费用的话就不会被报销,这样的话患者是很难负担得起的,所以说在选择就诊地点的时候,保险公司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并不是说私人诊所的费用一定比公立医院高,因为患者在购买了医疗保险之后,保险公司会跟医院或者私人诊所进行价格上的讨价还价。很多私立诊所也会因为需要大量的患者而与保险公司达成协议,以比较低的价格来进行接诊。

再来看香港。《中国日报》亚太分社记者李涛透露,私人诊所是很多香港人看病的首选,也是很多医生的理想执业目标。不过,医生既在公立医院上班,又开私人诊所的情况却鲜有耳闻。

李涛:事实上,私家诊所现今也是香港最主要的医疗服务组成部分之一。在人口超过700万的香港,有超过7成的医疗服务都是在私家诊所完成。虽然在香港,公立医院只征收象征性的、很少的费用,但由于公立医院资源非常紧张,患者往往需要通过普通科门诊或者私人诊所转接到公立医院看病,而这一过程一拖往往就要数个星期。同时,很多香港人有良好的医疗保险,政府还时常会给一些长者诊所看病的代金券,因此私人诊所对于很多香港人来说都是看病的首选。

而对于香港的大多医生来说,开一家私家诊所而不是在公立医院上班才是他们的理想职业目标。说到底这也是利益的驱使。虽然公立医院里面年薪百万的医生大有人在,但能够真正开设一家自己私人诊所往往是数倍甚至是数十倍的回报。但医生下海也不是一劳永逸,虽然收入比公立医院要高很多,但香港这个城市有将近4000多家的私人诊所,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资历不够的医生往往也不敢贸然出去单打独斗。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