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医药界近日发生腐败“地震”。3月28日,有消息称广东卫计委政策与基本药物制度处处长伍新民涉嫌基本药物目录增补违纪被调查。广东省纪委官网在一天后公布,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院长、党委书记涂瑶生因涉嫌严重违纪问题正在接受组织调查。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广东省去年7月的基药增补目录中,中药注射剂有15个,在其他省份的基药增补目录里情况亦然。各省的基药增补目录平均数量保持在200个以上。
一位医药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认为这有“架空”基药目录之嫌。广东省卫计委昨日(3月31日)回应称,增补是为了解决基层医院“缺药用”的实际问题,这一决定是因为南北气候等差异,以及品种数量和类别结构不够完善而作出的。
中药注射剂入选比例大
自去年3月新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公布以来,各省就启动了地方基本药物增补和招标模式。江苏一家大型药企高层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国家列入基本药物目录的520种品种是远远不能满足地方需求的,各省都会在此基础上增补省级基本药物。
据悉,截至目前,全国已有9个省份公布了新版地方基本药物目录,不少省份的增补品种超过200个。记者梳理发现,新疆增补数量最多,共增补535个品种。
针对外界的质疑,广东省卫计委网站昨日声明称,增补基药目录是为了解决基层医院“缺药用”的实际问题,增补工作依法依规,若发现在增补工作中有以权谋私、徇私舞弊的,将严肃查处,决不姑息。
“这些都是正常的,但也是腐败的根源。”前述药企高层表示,此次广东省基药市场出问题的原因似乎与引入多个中药独家品种有关。从理论上来说,产品进入基药目录后销量会变大,中药注射剂独家品种多,销量大而没有竞争对手,就容易滋生利益问题。
据悉,广东省新版基药目录增补了278个品种,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147个,中成药131个,独家品种超过100个。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安全性存争议,中药注射剂常因入选基药目录引发讨论。而在广东省基药增补目录中,红日药业的血必净注射液、康缘药业的热毒宁注射液、上海凯宝的痰热清注射液、华润三九的参附注射液等15个中药注射剂位列其中;而在新疆基药增补目录里,有28个品种的中药注射剂列入增补,重庆也有15种。
部分增补药品超出基药品种
一位医药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认为,基药增补的激进式扩容,有“架空”基药目录之嫌。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增补药品用量已超过了基药品种,“广东基药招标政策采用的是低价中标倾向,一些小企业中标以后又无法供货,大企业又因为成本原因做不了。”
对于基药招标“唯低价中标”的趋势,前述江苏药企高层表示,此前曾考察过一家做注射剂的企业,一支注射剂的成本为0.5元,为了能够中标,厂家只赚1分钱。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损耗一瓶,就要做50瓶才能把成本补回来,“这种价格是大企业肯定做不到的,最后小企业也生存不了,无法供货。”
去年底,国家已经开始对地方增补限制比例征求意见,规定只给地方增补品种三成的增补权限,但因多方博弈,政策未落地。
在基药地方增补上,国务院办公厅 《关于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和基层运行新机制的意见》(国办发〔2013〕14号)也规定,遴选调整国家基药目录要“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省级人民政府统一增补本省(区、市)目录外药品品种,增补品种严格执行国家基本药物各项政策,从严控制增补数量。
广东省卫计委在声明中解释,由于南北气候、疾病谱和用药习惯差异,《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09年版)》307个品种有部分在广东不适用,而广东上一轮增补目录(2010年版)由于是第一次增补,在品种数量和类别结构上不够完善,基层反映基药品种不够用的问题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