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 >> 正文

脾气好的员工工资少?

2013-02-25 09:39:38 来源:今日早报

美国康奈尔大学劳资关系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易相处的员工工资显著低于不易相处者。该校人力资本副教授利文斯顿日前颁布研究陈述称,这一结果对男性员工来讲特别如此。而国内老板表示不会给脾气不好的员工升职。专家表示,此项调查不适合中国。

相关的受访者“随和性”调查结果显示,随和水平低于平均程度的员工年均薪酬比随和员工多18%(9772美元)。措辞带刺的女性员工年均薪酬则比易相处女员工多5%(1828美元)。

此结论一出,杭州小白领中顿时炸开了锅,不少人大呼终于找到工资少的原因了——就是脾气太好。还有一部分网友则表示看过就算,不能套用到自己的职场生涯。

白领:

“会哭的孩子有奶吃”

在一家中外合资企业上班的张先生说:“基本上这印证了中国那句古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我们公司就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两个能力相当的同事,一个脾气火暴些,但人还是不错的,另外一个是好好先生,升职的时候,老板首先考虑的是脾气火暴的那个,觉得他更有张力、更有冲劲。我们私下都说,老板怕把脾气火暴的气跑,所以先升职、加薪安抚好,至于脾气好的,可以慢慢来。”

网友“魔法琦琦”说:“早就发现了,好比两个人叫你做两件很急的事,毫无疑问你肯定先做那个脾气不好的人叫你做的事,结果就是那个脾气好的人的进度被你拉慢了,所以‘人善被人欺’不无道理啊!”

网友“桃之夭夭”则表示:“这点我还是颇有体会的,人要会争取。今年,我们公司给我们评定薪资等级,我也算是公司老员工了,工作已经3年了,一直也很努力,但我平时是个话不多的人,不是很活跃,在评级的时候,他们竟然给了我4.我们公司薪资等级分5档,5是最低的,基本上是新进员工的等级,4比5稍微好一点,刚摆脱新人帽子的人基本都可以拿到4.我觉得不公平,我工作不比人家差,为什么只给我4呢?我就去找我们经理理论,虽然没有吵架,但谈话绝对算不上愉快,经理的脸都有点阴下来了,但我不管,就是据理力争,说自己可以拿到1.从经理办公室出来,我都做好要被开掉的准备了,开始打辞职信了,结果第二天评级改了,我拿到了2.通过这件事,我觉得职场上会争取很重要,在有理由的前提下可以尽力争取自己的利益。”

老板:

不会给脾气不好的人升职

真的是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吗?老板真的更愿意给脾气不好的员工升职、加薪?

刘先生经营一家传媒公司,问起他是不是更愿意给脾气不好的员工升职、加薪,他思考了一下,说:“这个得视情况而言。像在我们公司,我更愿意给脾气好、善于沟通的员工机会,因为我们是传媒企业,需要与客户沟通,脾气不好的人怎么和客户沟通呢?如果三言两语就和客户闹起来了,我还不如趁早开了这个员工。”

刘先生告诉记者,他也是从打工仔开始做,后来才开始自己当老板的。当年他打工的时候也会有那样的想法:“争取很重要,如果不去争取,不去讨价还价,老板可能就看不到你的努力。自己当老板后才知道,其实不是这样,你为公司付出多少,老板都是会看在眼里的,并且会在适当的机会给予合理的激励。太过计较利益得失的员工,老板是不喜欢的,会给人一种野心太大的感觉——只要有更高的薪水,不管未来发展如何,就马上会走人,会让人不放心。有时候吃亏是福,或许在这次调薪的时候,没有给你理想的薪水,但只要你是人才,老板肯定会在合适的时机给予嘉奖的。”

刘先生表示,他或许会给不好相处的人加薪,但绝无可能给脾气不好的人升职。脾气不好的人通常比较急躁,说话有时候会比较难听,这样的性格会给人一种压迫感。试想一下,如果给这样的员工升职,做下属的该多郁闷?“从通盘考虑,我更愿意给脾气好的人升职机会,因为他能给整个团队带来凝聚力,现在的企业,大部分工作的完成都是需要一个团队通力合作的,而不是一个人的作用。”

专家:

东西方文化有差异

职场专家又是怎么看的呢?

专家表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不同岗位的薪资都是不同的。薪资的形成因素包括企业支付能力、企业的规模、企业未来的成长性、所处行业的成长性。如果把美国这份报告的前提看作是同一企业内部、同一岗位、同一绩效的两类人的薪资水平相比,那么我们说,不好相处的人可能议价能力更强、谈判能力更强,所以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好的薪资。作为雇主来说,在员工绩效得到认可的情况下,为了缓和劳资关系,他们会对这种讨价还价的员工妥协。

专家说,就他看来,这份报告主要还是针对西方、美国的企业,对中国的企业来说,可比性不强。而且,在中国企业中,这种脾气好、挣得少的情况并不明显,基本上看不出有什么差异,甚至在有些单位,老好人的薪水更高。

这主要还是由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决定的,美国人比较直白,他们的文化决定了他们较能接受这种会表达自己意愿的员工,员工从小接受的也是类似的教育。

未来,中国的薪酬谈判机制成熟了,或许会慢慢形成这样的职场文化。但就目前而言,中国的职场谈薪酬还是需要一个氛围、环境都恰到好处的时机,需要较委婉地去提,否则可能还会起到反作用。(褚睿雅)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