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中西比较 厘清科学发展中医内涵

2013-06-19 16:23:2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生成论”可以包容“构成论”

古代大多是从“生成论”的角度研究问题,现代科技主要从“构成论”进行研究。研究生成,就离不开活体功能,离不开环境,是一个生态的方法。比如养的鱼活不了,往往是水的原因;花草长不壮,多与水土阳光有关。

研究构成,必须眼睛向内,抛开环境,在相对静止的、分隔的条件下看结构,再推测其生态条件下可能出现的功能,所以用“构成论”研究人体,难以看到自然、社会等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另一方面,生成与构成又是相互联系的,生成的物体有结构,所有的结构都是生成的,即使是无机元素也是生成的,地球物理年代碳十四测定技术就利用了这一原理。

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是用生成包容构成的学术思想。一气生阴阳,天地生万物。五行是生成的,五行不是具体物质,是关系,是属性。所谓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土的成数是十,但是它在河图洛书里是隐而不显的。木火金水的成数,都是其生数加五,而五是土的生数,因此说土成万物,坤土厚德载物。

《内经》有“五脏生成论”,没有五脏构成论;“金匮真言论”说五脏都有“生数”,就是用生成包容构成。脾不主时,常以四时养四脏,也是用“隐”而不用“显”的学术理念。

阴阳五行既有年月日时的时间因素,也有东西南北中的空间因素,还有上下升降出入的含义,因此,是一个生成包容构成的学术思想。

生命“状态”可以包容“形态”

无论单细胞生物,还是高级生命,都与天地万物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生命形态是状态的基础,但是单纯从形态上,很难直接判定生命与天地万物的联系。生命的状态既包含着形态的要素,也体现着生命与时空的密切联系。

“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生命形态与状态应该是统一的,但是,“形盛气衰”与“气盛兴衰”说明形气之间存在着不平衡。中医四诊就是为了收集人体状态与形态的信息,判断人体的健康状态、疾病性质,然后进行调治干预。

中医对于疾病的命名,着眼于状态而不是形态,即使是有形的病灶,以癥瘕、积聚、痰核来命名,也是强调疾病的暂时性、可转化性,而不是突出疾病形态上的结构特点和排他性。比如中医的“胸痹”一病,约等于西医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前者立足于状态,后者强调形态。在治疗上中医命名这个病,为了用自己的方法,如温阳益气、化痰通瘀,使痹者不再闭,治愈本病证。

西医诊断冠心病这个病,是便于开发导管介入、动脉搭桥的治疗,治疗前后都需要数据说明。其内科治疗,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也从格外关注形态,逐渐转向重视状态。冠心病的治疗,即使是放了支架、做了搭桥,也必须通过抗凝、扩冠、降脂等治疗,通过改善状态来影响形态,体现出由形态结构决定论,向中医状态调控思路的回归。单纯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形态学诊断,并不能说明太多的临床问题,也不能每时每刻都用形态来解释状态、维护状态。

“杂合以治”包容“单靶点治疗”

中医与西医的学术理念不同,西医的诊治都是基于单一靶点,通过治疗使局部最佳,以达到整体最佳化。中医的诊治立足于整体,通过改善整体功能来影响局部病变。

西医的治疗措施强调单一化、排他性、一对一。中医的治疗措施,往往是多元并存、综合治理、杂合以治。各有优点,也各有不足。比如人到老年,可能从头到脚存在很多指标不正常。分科检查治疗,各位专家可以很有科学依据地开出几种药,加在一起则不堪重负。这些药都吃下去会中毒,都不吃则到三级甲等医院看专家的意义就消失了,随意吃药更不应该。很多慢性病患者,被每天必须吃的十几种药吓住了,“一个也不敢少”地照单吃药。但是,在“照单吃”的过程里,仍然会出现各种痛苦,仍然要到大医院修改“吃药单”,经常奔走在各个专家诊室之间,苦不堪言。现在提倡“全科医生”,只要还是按照局部决定整体的用药思路,其结果仍然是用一个医生代替多个医生,开出来的处方也还是每个病人每天照单服十来种化学合成药,“在肚子里开西药铺”,仍然难以全面解决健康和疾病的防治问题。这是世界观的问题,不是某个西医医生可以改变的。

中医学诊治疾病,既靠药物调节,也靠心理疏导,更可以兼顾针灸、按摩、拔罐、导引、食疗、养生等,可以全方位“杂合以治”,只要不违背“扶正祛邪”、“疏通气血”、“调理阴阳”的大原则,完全可以互相兼顾。但是,传统四诊对于人体内部形态结构的了解不足,急救措施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也极大地削弱了中医作用的发挥。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