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李致重:饱拥传统文化,重铸中医之魂

2013-08-12 14:37:25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文化首先的含义是知识,它包括了人类对社会、自然和人自身思维的认识和总结。文化没有新旧之别,凡是对人类、对这个时代有用的,凡是它的相对真理性没有被打破,并能向着绝对真理再迈进一大步的文化,就永远是新的。读国学的目的,就是要对学者的文化思维进行塑造。

●中医和西医是面对不同研究对象在不同研究方法的前提下,所形成的两种不同的学术体系。中医和西医的服务对象都是人,但中医研究的是人和天地自然的关系以及人自身的关系,研究方法是哲学与系统论。

●饱满地拥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我们就能真正准确、全面地理解中医的可贵之处,就能同心同德,众志成城,重铸中医中药之魂。所谓中医中药之魂,首先是建立在哲学与系统论之上的中医藏象理论。

辛亥革命以来,我们国内离开理论搞实践,以用代学、以干代学的风气一直很严重。如果一个成熟的学科偏离了它的基础理论,对它的发展肯定非常不利。因此,崔月犁同志在1982年担任卫生部部长不久,就组织召开了衡阳会议,提出“保持和发扬中医中药特色”这样一个题目。那么,中医的特色究竟是什么?这需要我们回答两个问题:第一,中医学是怎么来的?第二,中医学是什么?

背着这样一个历史难题,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事中医学的软科学和科学学研究。软科学就是关于管理科学的科学;科学学就是研究科学发展的科学。今天月犁中医文化讲习所提出“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医之道”,同样也是我们30年前的使命和任务。虽然是老题目,但仍然是新问题,其原因就是以上两个核心的学术问题我们仍然没有回答清楚。

传统文化不容轻易否定

文化的含义及基本特征

“文化”这个词,应该说是当代中国使用频率最高的词之一。但是文化究竟应该如何定义,至今还没有看到比较合理和恰当的版本。据有人讲,国内外关于文化的解释大概有146种,多数是对其外延的解释,而不是内涵的定义。我认为,就文化这个词来说,其本质意义是理性思维的产物。

我们知道,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动物,根本要素在于人有理性思维,只有人才有追求知识的能力。所以西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形而上学》一书中开宗明义的第一句话就讲:“求知是所有人的本性。对感觉的喜爱就是证明。人们甚至离开实用而喜爱感觉本身,喜爱视觉尤其胜于其他。”所以文化首先的含义是知识。这个知识包括了人类对社会、自然和人自身思维的认识和总结。

在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少不了文字。虽然在没有文字之前人也有思维,就有知识存在,但是有了文字,知识的传承及存在的方式变得不一样了。从这个角度上讲,文化与文字,一体而两面。如果我们给文化这一语词加以定义,那么文化就是人类知识的文字化。文化需要文字的传承,有了文字,文化的产生、传承、传播才会飞速地发展;而文化在其沿革或者发展的过程中,自然也推动了文字的丰富和发展。

我们常说的价值观、思想、哲学、科学,这些内容是文化的核心所在。文化中的思想是人类思维的精华;哲学是研究科学的科学;科学是对某一具体问题进行研究。而其中的价值观,更是核心中的核心。这四个方面是超越国界的,准确地讲是超越时空的。文化是没有新旧之别的。凡是对人类,对这个时代有用的、有价值的文化,凡是它的相对真理性没有被打破,能向着绝对真理方面再迈进一步的文化,就永远是新的。

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曾经出现过两次文化高峰;每一次文化高峰的历史跨度,大约在一千年左右。第一次在我们中国的春秋、秦汉时期;第二次是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第一次高峰成就的是哲学,在哲学的推动下产生了很多哲学体系下的科学,如社会学、经济学等;第二次高峰成就的是以物理学、化学为代表的近代自然科学。在物理、化学以及数学等学科的推动下,人类进入到空前的物质文明阶段。

这两次文化高峰,显然是两种不同的发展方向。第一次高峰是向着形而上的方向研究。在观察任何一种事物现象的时候,必然要提到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日常遇到事情的时候都会想到的:他是怎么来的?是怎么演变的?将来要往哪里去?这就是从形而上的角度,问事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原因。就中医来说,“人以天地之气生,以四时之法成。”天地是人类的真正的父母,所以研究人的变、研究人的生、研究人的去,就不能离开天地。

近代科学研究的是形而下。比如,研究声、光、电、磁时,人们把其某一种现象从完整的事物中抽取出来,分别单独地加以研究;或者人们研究物质结构时,先须用解剖的方法将其拆开,看它的细胞,看构成它的分子,甚至一步一步解剖分析下去。广而言之,遇到了高山,遇到了花鸟鱼虫,都要这样拆开看看。用物理学的方法拆开看还不够,还需要化学的方法对它再进行还原。

值得注意的是,文化不等于文明,哲学也不等于哲学名言。同样,科学也不等于就是真理。在文化活动中,我们往往要把那些以文化的名义、以哲学的名义、以科学的名义编造出来的,违背文化、科学、哲学本质那些东西清除出去,以维护文化、科学、哲学的严肃与纯洁性。这是我们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必须要有的一种基本的意识。

传统文化与国学

近代人不敢肯定中国传统文化,往往连一些最起码的现实也忽略不顾了。2002年在香港举办的《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上,台湾的一位学者说:从西汉开始一直到民国末年,在长达1700年的历史长河里,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GDP,遥居世界第一。这难道与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没有关系吗?

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把中国传统文化视为过时的、落后的、反动的、封建的,这种态度极不合理、极不科学。传统文化,绝不是贬义词,也不代表文化的过去时,而是指历史沿传下来的思想和习惯。它之所以从古沿传到今,必然有其合理内核,尤其是作为核心的价值观、思想、哲学、科学,更是不容轻易否定的。封建这个词,在中国被错用了一百年。春秋战国时期的“井田制”社会,才是中国真正的封建社会。这段真正的封建时期,恰恰是中国文化最繁荣的阶段,不是毁灭阶段,也不是原始阶段。秦始皇统一七国之后,“废井田,立郡县”,建立了所谓的新制度,那个制度的核心是帝王专制,而不是封建。一百年来,我们把封建和专制混淆了。

所谓国学,一般来说指本国有史以来传承下来的学术。关于国学的内容,章太炎先生的看法是包括经、史、子、集在内的文献。这个范围可能大了些。民国时期马一浮先生认为“六艺”之学应是国学的核心。即诗、书、礼、易、乐、春秋。1923年《清华周刊》请梁启超和胡适先生各自开列了国学的入门书目。梁先生开列书目大概分了五类:第一类是修养应用和思想史关系的书;第二类是政治类以及文献学的书;第三类是韵书类;第四类是小学以及文法的书,相当于现在的汉语言文学;第五类是随时涉览的书。列入这五类的,共137种。梁启超先生有一句话,需要我们好好地去玩味:“所列五项,倘能以法读之,则国学根基略立,可以为将来达成之基矣。”意思是说,把这些基本要目所列入的书好好地读过,将来你就有可能成为一个对国家有用的大才。梁启超先生同时开列了一个“无论学矿、学工程学”皆须一读的“最低限度之必读书目”,计25种:《四书》、《易经》、《书经》、《诗经》、《礼经》、《左传》、《老子》、《墨子》、《庄子》、《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演义》、《资治通鉴》、《宋元明史纪事本末》、《楚辞》、《文选》、《李太白集》、《杜工部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作为一名中医,我们在国学上不能当文化浮萍,不能只知道西方的,不知道自己的根基何在。否则,那就很危险了。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