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正文

原料药企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3-08-20 14:26:47 来源:中国医药报

□ 本报记者  方剑春

“今年以来,大宗原料生产企业的日子都不太好过。主要原因是国内限抗,原料需求减少;出口不景气。”8月14日,健康网研究员周建告诉记者。

8月初,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发布了今年上半年我国医药外贸进出口情况报告。报告指出,上半年西药原料出口金额仅为121.12亿美元,同比增长3.08%,低于出口整体增长4个百分点的水平。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许铭表示,由于西药原料出口占比较大,西药原料出口低迷拉低了我国医药商品出口整体增长水平。国内限抗一年,国内原料需求萎缩,众多企业挤向出口,恶性价格竞争越来越严重。当前,在西药原料领域已经形成市场“倒逼”结构调整态势。

“限抗”威力显现

2012年8月1日,《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正式实施,此前,2011年原卫生部即开展了“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规定三级医院的抗菌药物品种压缩到50种,二级医院35种,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不能超过20%。公开信息显示,专项整治活动初见成效:2011年,我国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明显下降,其中门诊患者抗菌药使用率从2006年的27.8%下降到2011年年底的15%,住院患者使用率则从80.5%下降到58%,均低于20%和60%的限制要求。

周建表示,在“整治活动”开始初期,原料生产企业从经营数据看并没有突出的变化,甚至出现了短暂的产量增长,实际上是囤货,给外界造成“限抗”影响不大的假象。但是从去年《办法》实施后,国内原料需求明显下降,原料企业都出现走不动货的情况。

医保商会发布的今年上半年大宗西药原料出口数据显示,抗感染原料6-APA量价快速下降,二季度价格已经跌至24美元/千克以下,氨苄青霉素跌至26.5美元/千克,红霉素,扑热息痛、安乃近等都有不同程度的量价齐跌。

许铭认为,出口西药原料不景气,国际原因是发达国家对传统大宗原料的需求接近饱和,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需求虽增长很快,但是占比较小,国际市场总体需求减少;国内原因是抗生素限售,过剩的产能大量挤向出口,造成价格恶性竞争。

“倒逼”企业转型

近两年来,国内多家企业纷纷上马大型制剂项目,例如,新华制药投建二期共30亿片制剂车间;华海药业投建的33亿片制剂车间,今年已经达到100亿片的产能;海翔药业建立制剂基地,将强项原料开发成制剂产品……周建认为,这反映出在国内、国际双重压力下,原料药生产企业开始自救,向制剂转型。“从健康网了解的情况来看,许多原料药巨头现在原料在经营中的比重都开始下降,原来大多占60%以上,现在与制剂平分秋色,有的甚至下降到40%以下。”周建说。

从抗生素分级管理目录来看,一级抗菌药(所有医师均可以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多为较温和安全的头孢一代药品;二级抗菌药物(由主治及以上医师签名方可使用)集中在二代以上头孢,而抗生素的滥用主要集中体现在超剂量使用和采用高级别用药。有业内人士抱怨,现在患者到医院都要抽血后决定用哪种抗感染药物,而且就开3天的量。医院对抗菌药需求明显下降。

事实上,我国原料药产业已经到了非调整不可的程度,不论是抗生素限售还是国际市场疲软,都成为压垮原先原料药产业的最后一根稻草。由此,医药产业和企业的结构调整也被迫迈开了实质性步伐。

资料显示,我国大宗原料品种集中在肝素、维生素、抗感染原料6-APA、7-ACA等品种上,随着原材料、人力、动力能源、环保成本上涨,利润空间已经大幅压缩,国际市场竞争力已经有所下降。同时,这些产品作为“两高一资”的代表,已经对当地环境造成巨大影响。以VC为例,生产1吨需要300吨水、5000度电、40多吨汽;生产1吨青霉素需要500吨水,耗电500千瓦/小时。目前,我国青霉素盐的产能已经超过10万吨,国际市场需求仅为6万吨;7-ACA国内需求约2500吨,国际需求4000吨,而我国产能已经达到7000吨左右。

“喊了多年结构调整往往是雷声大雨点小,现在市场不行了,调整成了必须要做的事,企业才有了实际动作。早两年开始转型的企业现在都比较主动,现在刚开始转型的就比较被动了,因为有个不可逾越的时间成本在那里。”周建指出。他同时提醒,下半年无菌制剂进入新修订药品GMP认证的关键期,市场还将出现变化,希望引起上下游企业注意。

  • 分享到:
  • 推荐到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