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是企业为了生存而必须参与的三大市场之一(另外两个市场是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对既定具备技术和能力的劳动者所展开的竞争,是对企业的薪酬水平进而对薪酬的外部竞争性产生影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在劳动力市场上,供给方和需求方之间的相互作用是薪酬水平最重要的决定因素。
(一)劳动力需求
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当中派生的,因而,劳动力需求是关于劳动力价格和质量的一个函数。企业劳动力需求原则是:雇佣的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具体到薪酬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企业在利用该模型确定应雇佣的员工数量时,首先是确定市场力量作用下的薪酬水平;其次是确定每一潜在新员工所可能产生的边际收益。
但是对市场薪酬水平的把握和对员工的边际收益的预测是很难非常精确的,因而,企业常常使用其他一些要素来反映员工给企业带来的边际收益。企业对于某种工作或技能、能力所能够给企业带来的价值进行评价,这种评价实际上是对员工的边际收益进行评价的一种近似替代。企业很清楚某一等级的员工所能够获得的最高薪酬水平不能高于他的边际收益,员工薪酬水平的增长也不能超过其生产率的增长。
劳动力需求分为长期劳动力需求和短期劳动力需求。通常情况下,市场工资率变化对于长期劳动力需求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比对短期劳动力需求所产生的影响更大,因为在短期中,企业只能通过调整劳动力这一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数量来实现利润最大化,而在长期中,企业可以通过同时调整劳动力和资本的使用量来达到自己追求利润的目的。
(二)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是指特定的人口群体所能够承担的工作总量。一般说来,整个经济或社会中的劳动力供给受以下四个方面因素的影响。
1.劳动力参与率
劳动力参与率是衡量那些愿意在家庭之外工作的人口规模的一个重要而明确的统计指标。其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经济状况、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以教育程度为例,研究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特定劳动力群体的受教育程度越高,则他们的劳动力市场参与率一般也会相应提高。
2.人们愿意提供的工作时数
简单地说,劳动者就工作时间做出的决策可以看成是其在工作和闲暇之间进行选择的结果。显然,闲暇所产生的效用和有酬工作所带来的薪酬对于劳动者都是有价值的,而市场工资率的变化同时会对劳动者的闲暇成本和工作的报酬产生影响。
3.员工受过的教育训练及其技能水平
上面两个因素决定了一国经济中的劳动力供给数量,但是劳动力供给还有质量的问题,而且质量要求比数量要求的重要性越来越高。员工的受教育程度越高、所接受的训练越多、积累的经验越多,则其收益能力就会越强,所得到的报酬水平就会越高。而对于一个国家、一家企业而言,劳动力队伍的素质越高,则劳动者所能够产生的生产率就会越高,国家或者企业的竞争力就越强。
4.员工在工作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水平
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都是一种静态的存量,这种存量如何转化为流量,即劳动者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是否能够将其具备的知识和技能充分发挥出来,转化为生产率,则还要取决于企业的总体制度安排。其中包括员工与工作之间的匹配性,绩效管理制度是否完善以及薪酬水平以及薪酬制度是否合理等,这实际上正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核心问题。
(三)劳动力市场理论的补充与修正
简单的劳动力市场模型无法解释许多现实中的具体问题。这里,我们简要介绍几种对劳动力市场理论具有修正和补充意义的理论。
1.补偿性工资差别理论(compensating differentials theory)
所谓补偿性工资差别,是指在知识技能水平方面没有本质差异的劳动者因所从事工作的工作条件和社会环境优劣不同而产生的薪酬水平差异。反过来说,这种较高水平的薪酬实际上也是对员工接受工作环境和条件较差的工作而给予的一种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