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一项发表于《科学》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该研究发现在阿兹海默病患者的大脑中,存在大量导致牙周炎的牙龈卟啉单胞菌(Porphyromonas gingivalis)及其所分泌的毒素。相应的,被这种细菌感染的小鼠,大脑中的β淀粉样蛋白有所增多,大脑的病变也更为频繁。
2019年1月28日
我们的DNA经常受到攻击。这种含有我们的遗传信息的分子极易受到从环境因素(如辐射)到我们呼吸的空气和我们吃的食物中的化学物的一切东西的影响。基因组不稳定性可导致遗传疾病、慢性疾病和癌症易感性。
2019年1月28日
人细胞会产生蛋白致癌物。癌症是一种突变疾病。在特定基因中积累了多种突变的正常细胞很可能变成癌细胞。导致癌症的突变是DNA损伤的结果。香烟烟雾和阳光等外部因素能够破坏DNA,但大多数DNA损伤似乎是由细胞内发生的事件引起的,并且是由细胞组分(包括蛋白)介导的。尽管这些事件很重要,但是它们并未得到广泛研究。
2019年1月28日
基因驱动(gene drive)是一种基因工程技术,它促进后代要比正常情形时更频繁地遗传来自一个亲本的特定等位基因。它已在昆虫中发挥作用。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它也能够成功地在脊椎动物中发挥作用。在这项研究中,他们描述了一种方法
2019年1月28日
炎症性疾病和感染与包括贫血和血小板减少在内的血细胞减少(cytopenia)有关。这些疾病的共同点是通过识别病原体来源分子的受体来激活先天免疫系统,包括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谱系。Toll样受体(TLR)是一类病原体传感蛋白,可识别细菌和病毒配体,比如通过TLR7和TLR9识别病原体来源的核酸
2019年1月25日
诸如多发性硬化症之类的疾病的特征在于对“髓鞘”的损害,“髓鞘”是围绕神经细胞缠绕的保护性覆盖物,类似于电线周围的绝缘。Charité - UniversitätsmedizinBerlin的研究人员发现了身体如何启动修复机制,这将限制对这种鞘的任何损伤程度。他们的发现为开发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新药提供了基础,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19年1月25日
朊病毒可感染人和动物,导致人类克雅氏病(CJD),牛的疯牛病和麋鹿和鹿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发生。这种具备传染性,错误折叠的蛋白质颗粒通常不会被检测到,但是因为它们会破坏脑组织,导致记忆丧失,活动性问题,最终导致死亡。朊病毒的临床前检测十分困难,但新的研究表明,在神经系统症状出现之前,能够在皮肤样本检测到早期朊病毒的迹象。
2019年1月25日
特拉维夫大学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嗜酸性粒细胞可用于消除恶性结肠癌细胞。该研究由TAU萨克勒医学院微生物学和临床免疫学系的Ariel Munitz教授领导,由Munitz TAU实验室的TAU博士生Hadar Reichman与特拉维夫医学中心消化内科的同事合作进行。它于1月21日在《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杂志上发表。
2019年1月25日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表了一篇关于癌症的重要研究。来自加州Salk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发现,“自噬反应”可以抑制癌症的发生,这和过去许多人的认知恰好相反。因此,那些用来抑制自噬反应的疗法,可能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后果。
2019年1月25日
近日,费雷德·哈钦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研究人员找到一种有可能抑制乳腺癌转移的新方法。他们通过干扰休眠乳腺癌细胞的微环境,使原本对化疗不敏感的癌细胞产生反应,在发生转移前被杀死。初步实验显示,已有两种化合物可以通过这一机制降低转移性复发率。研究结果近期发表于《自然》子刊《Nature Cell Biology》。
2019年1月25日
1月21日发表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出现症状的16年前,他们血液和脊髓液中一种叫做神经丝光链(neurolight chain, NfL)蛋白质的水平就会升高。NfL是神经元细胞骨架的一部分,此前曾被认为与小鼠脑损伤有关,可作为非侵入性追踪疾病进展的生物标志物。
2019年1月25日
阿司匹林有着百年历史,是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解热、镇痛和抗炎药。现在,随着研究的深入,它在预防多种癌症、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等方面也表现出很大的潜能。
2019年1月25日
1月24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研究所)、上海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研究团队在我国顶级综合英文期刊《国家科学评论》在线发表了两篇论文,揭示了首批体细胞克隆疾病模型猴的诞生。
2019年1月25日
在最近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细胞对重复脑震荡的反应可能导致小鼠癫痫的发作,这一现象与人类创伤性脑损伤后观察到的那些效应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Journal of Neuroscience》杂志上。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新的动物模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创伤后癫痫的发生机制。
2019年1月25日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医学研究委员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即包围并支持大脑神经元的“看护”细胞,在昼夜节律(即身体24小时的生物钟)中起着比之前理解的更重要的作用。星形胶质细胞之前被认为仅是支持调节昼夜节律的神经元,但是这项新的研究指出它们实际上能够引导这种体内生物钟的节奏,并且首次证实它们能够控制哺乳动物日常行为的模式
2019年1月25日
乳腺癌最致命的方面是癌细胞转移,即癌细胞在全身扩散。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士巴塞尔大学和巴塞尔大学医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种抑制癌细胞转移形成的化合物。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1月10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irculating Tumor Cell Clustering Shapes DNA Methylation to Enable Metastasis Seeding”。论文通信作者为巴塞尔大学生物医学系的Nicola Aceto教授。
2019年1月25日
尽管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首次描述了在哺乳动物组织或液体中,有囊泡在细胞周围存在,但是直到2011年才提出通用术语“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 EV)”来定义所有的由脂质双层包围的胞外结构,如图1所示。在1980年代,人们描述了EV可以通过质膜向外出芽或通过细胞内内吞运输途径形成
2019年1月25日
近日《自然》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中,科学家们首次成功培养出了人体血管的完美类器官,并确定了可能预防血管变化的关键机制。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这项突破性的技术大大促进了糖尿病等血管疾病方面的研究。
2019年1月24日
日前,《自然》子刊《自然医学》上发表了一篇重磅研究。德国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心(DZNE)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创新血检,通过检测血液中特定的神经纤维蛋白,这项检测可以在阿兹海默病(AD)患者出现临床症状16年前就预测疾病的进展。这种新型血液标志物可能帮助对AD进行早期干预的疗法的开发。
2019年1月24日
最近,范德比尔特大学研究者们通过设计一种纳米粒子,能够穿透肿瘤浸润的免疫细胞并促进其产生抗肿瘤免疫反应。他们进一步发现这一手段能够有效治疗人类黑色素瘤组织。
2019年1月24日
最近在《Nature Immun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嗜碱性粒细胞如何在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防止脓毒症的发展。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发现可能会导致更好的方法来预防这种每年影响人群超过3000万人的疾病。
2019年1月24日
最近,贝勒医学院研究人员发表在《nature Neuroscience》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揭示了蛋白质复合物NCOR1 / 2调节记忆的机制,该研究揭示了下丘脑外侧与海马,摄食和大脑记忆中心之间的意外联系。这一研究对大脑功能,包括与自闭症谱系障碍,智力障碍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研究的意义。
2019年1月24日
致病菌对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已成为日益严峻的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美国研究人员近日报告说,他们利用 “基因剪刀” 开发出一个新系统,可以确定某种特定抗生素能靶向作用于致病菌的哪些基因,有望用于改进现有抗生素效果或开发新型抗生素。
2019年1月24日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被认为是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胁之一。纽约大学医学院和杨森研发(Janssen Research & Development)的科学家历时5年合作开发出一组新的工程蛋白,有助于有效抵抗严重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该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9年1月22日
来自荷兰神经科学研究所(NIN)和莱顿大学医学中心(LUMC)的研究人员表明,使用基因疗法治疗可以在神经损伤后更快恢复。通过将手术修复程序与基因治疗相结合,首次刺激了神经细胞的存活和长距离神经纤维的再生。发表在《Brain》杂志上的这一发现是朝着为神经损伤患者开发新疗法迈出的重要一步。
2019年1月22日
东京医学和牙科大学研究者们发现了miRNA与癌症发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这些miRNA分子缺失的情况下,将会出现胞周期失调的效应,尽管不同类型的癌症结果有所不同。
2019年1月22日
2017年,美国FDA批准了2款CAR-T疗法( Kymriah和Yescarta)上市,用于治疗儿童和年轻成人B细胞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及特定类型的非霍奇金淋巴瘤。
2019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