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前沿

特殊蛋白的修饰或能有效减缓肿瘤的生长

BRAF蛋白在很多类型癌症发生中都扮演着非常关键的角色,包括黑色素瘤,如今研究人员发现,BRAF能被生长因子所激活,随后刺激下游蛋白表达,进而促进癌细胞生长、侵袭和生存;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BRAF如何参与到与促炎性因子释放的信号的交流过程中去,这些促炎性因子能被肿瘤周围环境的免疫细胞所释放。

2019年5月9日

新型口腔癌生物标志物被发现

在发展中国家,口腔癌因其死亡率高而闻名,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Epigenom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奥塔哥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相比患者口腔癌附近的组织而言,口腔癌组织中的表观遗传学标记或许并不相同,这些生物标志物或许与口腔癌患者的生存率存在密切关联。

2019年5月8日

科学家鉴别出大脑和肠道干细胞的关键连接

机体中的器官能够容纳很多干细胞,当机体组织受损、疾病或衰老而无法发挥功能时这些干细胞就会产生再生细胞;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tem Cell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罗格斯大学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鉴别出了一种新型因子,其对于维持肠道和大脑中干细胞的功能非常重要,该因子的缺失会诱发焦虑、认知障碍甚至胃肠道疾病等。

2019年5月8日

首个CRISPR-Cas9小分子抑制剂已找到!

在日前发表于最新一期《细胞》杂志上的论文中,一篇关于CRISPR-Cas9小分子抑制剂的研究吸引了业内的广泛关注。一些专家指出,基因编辑只是工具。在不同的人手中,它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危害。在它引起危机之前,我们最好还是先找到“解药”。

2019年5月8日

科学家发现癌症个性化治疗标记物

癌细胞的特点是能够逃避细胞凋亡,这是一种程序性细胞死亡,允许机体移除受损的细胞。许多致力于新化疗药物的研究旨在诱导细胞凋亡,从而杀伤癌细胞或缩小肿瘤。巴塞罗那生物医学研究所(IRB)的科学家们已经证明,TP53INP2蛋白在诱导细胞死亡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发现可能与某些癌症的治疗有关。

2019年5月8日

研究发现HPV阴性的宫颈癌恶性程度更高、预后更差

人乳头瘤病毒(HPV)阴性的宫颈癌是非常罕见的,但更具侵略性。该病多见于晚期,转移多,生存期短。这是由ISGlobal共同领导的一项研究得出的结论,ISGlobal是一家由“la Caixa”医院诊所和巴塞罗那大学(University of Barcelona)共同资助的机构。

2019年5月8日

B细胞中的基因突变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多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组研究人员发现,人体B淋巴细胞的体细胞突变数量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在这篇最新发表在《PNAS》上的文章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的研究,包括从新生儿到100多岁的人的细胞测序,以及他们的最新发现。

2019年5月8日

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用于阿尔茨海默症早期诊断症的血液测试

韩国多家机构的一个大型研究团队开发了一种全新的血液检测方法,可以在尚未出现症状的早期阶段检测出老年痴呆症患者。在这篇发表于《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论文中,该小组描述了他们的研究以及他们开发的检测这种疾病的技术。

2019年5月8日

科学家首次利用CRISPR技术治疗子宫内胎儿遗传疾病

费城儿童医院(CHOP)和宾夕法尼亚医学院的一个研究小组利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在一种动物模型中成功地阻止了一种致命的肺部疾病。这种动物模型中,一种有害的突变会导致幼体出生后几小时内死亡,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这项概念验证性研究表明,子宫内编辑可能是一种在出生前治疗肺部疾病的很有前途的治疗新方法。

2019年5月8日

Blood:科学家找到“定时炸弹”休眠癌细胞的关键“命门”

说起癌症,首先想到的是其不受控制地无限增殖、快速生长。但实际上,处于休眠或无活动状态的癌细胞才是最大的威胁。休眠的癌细胞被“唤醒”,是治疗后癌症复发的主要原因(通常是转移灶)。据估计,90%的癌症死亡是由转移引起的。

2019年5月6日

研究人员发现维持白血病干细胞新机制

大多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可以用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这些药物非常有效,可以产生深度缓解并延长生存。然而,这些患者体内仍存在静息的白血病干细胞,因此他们必须继续使用抑制剂治疗以维持缓解。这些“休眠细胞”是在骨髓的微环境中保持静止的白血病干细胞。

2019年5月6日

炎性中性粒细胞在真菌感染中发挥着截然相反的作用

一种叫做炎性单核细胞的免疫细胞使发生感染后首先做出反应的细胞,但根据一项最近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的文章,这些细胞实际上促进了新型隐球菌(Crytococcus Neofonmans)感染小鼠的疾病进展,该研究由纪念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的Lena Heung和Tobias Hohl完成。

2019年5月6日

科学家发现与癌症转移相关的蛋白质

蛋白质是人体的主要工作物质,它几乎参与细胞的每一个过程。不同类型的分子,如糖,可以添加到蛋白质上改变其作用或位置,但这一过程也可能在癌症中发挥作用。

2019年5月6日

CAR T治疗实体瘤取得突破!华人学者利用光热疗法突破障碍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Jonsson综合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领导的一项临床前研究表明,在CAR T细胞治疗期间加热实体肿瘤可以提高治疗的成功率。研究人员发现,将光热消融的加热技术与CAR T细胞灌注结合在一起,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的生长长达20天。在接受联合治疗的小鼠中,33%的小鼠在20天后仍然没有肿瘤。

2019年5月6日

《自然》:给癌细胞“上户口” 科学家们找到了抗癌新思路

人类对于癌症的认知总是呈螺旋式上升。过去,我们简单地以为癌症按发病部位区分,长在肺部的都是肺癌,长在胃部的都是胃癌。在这种简单粗暴的认知下,只要是同一个部位的癌症,医生们往往都会采用一刀切的治疗方案。

2019年4月29日

屠呦呦团队NEJM发文:青蒿素面临耐药挑战?仍是抗疟首选!

当年面临解决耐药挑战,研究人员通过数十载的艰苦努力带来了青蒿素的发现。然而,抗疟药的耐药性是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目前,世界上仍有约一半人口面临疟疾风险,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有持续性的疟疾传播。

2019年4月29日

《自然》科幻:人工智能破译神经活动 可将信号转化为语音

顶尖学术期刊《自然》刚刚在线发表的一项工作就在脑机接口领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SF)的神经外科学家Edward Chang教授与其同事开发出一种解码器,可以将人脑神经信号转化为语音,为帮助无法说话的患者实现发声交流完成了有力的概念验证。

2019年4月29日

Nature:揭示白细胞以细胞核为标尺选择阻力最小的迁移路径

在后生动物发育、免疫监视和癌症传播期间,细胞在复杂的三维微环境中迁移。这些空间被细胞和胞外基质挤压,产生具有不同大小间隙的迷宫,这些间隙通常小于迁移细胞的直径。

2019年4月28日

新研究揭示环境致癌物的独特突变特征 有助揭示癌症病因

对人类肿瘤进行全基因组测序(whole-genome-sequencing, WGS)可显示出独特的突变模式,这些突变模式有助于揭示癌症的病因。

2019年4月28日

Cell:癌细胞“暗渡”PD-L1 远程解除免疫系统的“武装”

在人体免疫系统中,T细胞作为捍卫健康的重要防线,对癌细胞的识别和攻击做出重要贡献。而癌细胞为了躲避攻击,在细胞表层会产生一种起着“隐形斗篷”作用的蛋白质,即PD-L1,当PD-L1与T细胞表面的PD-1蛋白相结合后,T细胞则会将癌细胞错认为正常细胞,帮助癌细胞躲过检查,放任它在体内扩散。也正是借助这一隐形手段,癌细胞躲过了免疫系统的攻击。

2019年4月28日

Science:科学家利用新方法“剑指”CRISPR脱靶效应

“魔剪”技术CRISPR自2012年问世以来,在治疗多种难治性疾病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CRISPR是通过在特定位点切割DNA来编辑基因组,但有时该工具也会“出错”,比如说在DNA的其他地方进行切割,即所谓的脱靶效应。科学家们一直在努力攻克这个将CRISPR技术应用于临床的“绊脚石”。

2019年4月28日

重磅!抑制外泌体PD-L1可诱导全身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

一类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治疗药物彻底改变引发了癌症治疗变革:许多直到最近还被认为无法治疗的恶性肿瘤患者正在经历长期缓解。但是,大多数患者对这类药物没有反应,而且它们对某些癌症的治疗效果要比其他癌症好得多,其中的原因令科学家们困惑不解。

2019年4月28日

复旦大学揭示HBV持续感染的新机制

一项最近发表在《PLOS Pathogens》上的新研究揭示了乙肝病毒蛋白如何刺激可以破坏抗病毒反应的免疫细胞的增殖,该研究由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的Haitao Guo和复旦大学的Bin Wang、JimingZhang和他们的同事们合作完成。这些发现可能解释了乙肝病毒(HBV)如何建立和维持慢性感染,并可能帮助开发新的治疗策略。

2019年4月28日

《自然》:科学家发现肿瘤免疫疗法用药新方案

近期,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上的一项新研究为肿瘤免疫疗法提供了富有潜力的用药新方案。由免疫学家、生化学家组成的联合团队在一类关键的免疫抑制细胞上找出调控抑制活性的“命门”。多种肿瘤模型小鼠上的实验结果显示,靶向该调控因子的特异性抑制剂不仅可以减缓肿瘤生长,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还能帮助消除肿瘤。

2019年4月28日

新型血液稀化剂减少出血风险 给急性卒中治疗带来希望

目前广泛使用的血液稀化剂如COX-1抑制剂阿司匹林(aspirin)和P2Y12拮抗剂类,如Plavix(Clopidogrel Hydrogen Sulphate Tablets,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波立维)都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通过减少血小板聚集奏效,与此同时,它们也大大增加了不受控制的出血的风险。

2019年4月28日

强生最新研究:肺癌与免疫系统还有这层关系?

今日,强生创新(Johnson & Johnson Innovation)宣布,其科研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一篇最新论文,揭露了免疫系统在肺癌早期发展中的作用。

2019年4月28日

Nature重磅:这种人体必需氨基酸竟然与乳腺癌耐药性有关?

在美国,约八分之一的女性一生中会患上乳腺癌,其中近75%的病例都依赖于雌激素的生长。雌激素受体阳性(ER+)的乳腺癌通常使用内分泌疗法Tamoxifen(他莫昔芬)治疗。它的原理是附着在癌细胞的激素受体上,阻止癌细胞与雌激素结合。然而,随着癌细胞对Tamoxifen产生抗药性,就会导致癌症复发或转移。

2019年4月28日

研究揭示体细胞突变促进肝脏组织再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糖尿病、消化与肾疾病研究所和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对来自82名患者的患病肝脏样本进行外显子组测序,揭示出肝硬化中的复杂突变景观。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19年4月18日的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Somatic Mutations Increase Hepatic Clonal Fitness and Regeneration in Chronic Liver Disease”。

2019年4月26日

《自然》子刊:华人团队突破CAR-T疗法瓶颈 有望变革治疗格局

今日,《自然》子刊《Nature Medicine》上刊登了一项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朱军教授与南加州大学陈思毅教授联合主导的重要医学研究——科学家们找到了让明星抗癌疗法CAR-T变得更为安全的方法,并在早期人体临床试验中进行了验证。许多专家指出,这一发现有望变革CAR-T的治疗格局。

2019年4月26日

新研究揭示环境致癌物的独特突变特征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英国剑桥大学、伦敦国王学院和韦尔科姆基金会桑格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对324种暴露于79种已知或潜在的环境致癌物的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测序,以便研究其中的突变特征。相关研究结果于2018年4月11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A Compendium of Mutational Signatures of Environmental Agents”。

2019年4月26日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