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发前沿

口服KRAS抑制剂显示早期临床疗效

16日今年ASCO年会摘要公布的日子,安进针对一种叫做G12C KRAS变异的小分子抑制剂AMG510是诸多备受关注的新药之一。公布的摘要显示AMG510在9位有G12C KRAS变异患者(5位肺癌、4位直肠癌)作为末线药物产生1例部分应答、6例稳定疾病、另2例疾病进展,应答率为11%

2019年5月20日

今日《科学》:西兰花里这种分子真的可以抑制癌症

今日,顶尖学术期刊《科学》上刊登了一篇重磅论文。由哈佛大学科学家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发现,西兰花等十字花科植物中的一种天然分子,真的可以抑制肿瘤生长!

2019年5月20日

“智能胰岛素”防范低血糖 顾臻团队带来糖尿病治疗新工具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的统计,2017年全世界已有4.25亿糖尿病成人患者。作为糖尿病大国,中国的患者人数占全世界总数的1/4!科学家们正在积极应对这一巨大挑战。

2019年5月20日

意外!更快更便宜诊断癌症 全身MRI优于标准流程

近日,The Lancet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和The 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 journals两本期刊同时分别上线了全身MRI检查在结直肠癌和非小细胞肺癌诊断应用中的试验结果。两项前瞻性试验均表明,与现有标准流程相比,全身MRI能够有效缩短癌症分期的诊断时间,并且大幅减少了患者费用。

2019年5月20日

Nature子刊:人工智能能精准识别阿尔茨海默症的疾病标记物

淀粉样斑块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大脑中蛋白质碎片的团块,可以破坏神经细胞连接。为了能够像Facebook根据已捕捉到的图像来识别人脸一样识别蛋白质碎片,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C Davis)和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UC San Francisco)的科学家团队合作开发了机器学习工具,用以快速“看到”脑组织样本中是否存在淀粉样斑块。

2019年5月20日

实锤!体内积聚的 “僵尸细胞”与衰老有直接关系

在我们体内存在着这样一类细胞——僵尸细胞(zombie cells)。其实僵尸细胞又被称为衰老细胞,它们一开始都是正常的细胞,后因为DNA受损或感染等压力,这类细胞就会选择死亡或者变成僵尸细胞进入假死状态。

2019年5月20日

柳叶刀:孕妇注射预防性抗生素 可降低一半母体感染率

据不完全统计,在没有抗生素预防的情况下,全世界范围内每年多达16%的孕产妇在辅助阴道分娩后有感染现象, 在剖腹产后高达25%。妊娠相关感染是导致孕产妇死亡和严重疾病的主要原因。近20%的女性在辅助阴道分娩后发生感染。

2019年5月20日

BMJ:轻度甲减无需激素治疗?最新专家推荐或改写实践

轻度甲状腺功能减退,科学地说是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在人群中十分常见。根据 2010 年中国十城市流行病学调查,甲减患病率为17.8%,其中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为16.7%。

2019年5月20日

自然界用了几十亿年的遗传密码 剑桥科学家做了重新编写

我们知道,自然界的生物采用一套通用密码来储存遗传信息。美妙的DNA长链中,每三个化学碱基(核苷酸)组成一个“密码”,编写一个特定的氨基酸或一个终结蛋白质合成的信号。

2019年5月20日

新研究促进对癌细胞的遗传学研究

根据最近的一项研究,从血液样本中彻底分离出癌细胞的新方法可以对癌细胞进行全面的遗传分析,从而帮助医生更有效地靶向肿瘤并监测治疗方法。

2019年5月20日

检测染色体的平衡有助于癌症恶化的诊断

大多数人类细胞有23对染色体。任何与这个数字的偏差对于细胞都是致命的,并且一些遗传性疾病,例如唐氏综合症,是由染色体的异常数量引起的。

2019年5月20日

科学家鉴别出转移性前列腺癌的潜在治疗靶点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Journal of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威尔康乃尔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利用靶向作用PHLPP2蛋白的药物来治疗前列腺癌或许能够抑制癌细胞扩散到机体其它器官中,抑制PHLPP2或能降低MYC的水平,而MYC是一种引发多种类型癌症的致癌蛋白,其目前并不能被常规的药物疗法所靶向作用。

2019年5月20日

Science子刊:NK细胞的“记忆力” 有望开启疫苗接种新方式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人类和许多哺乳动物有两种类型的免疫系统:先天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系统。前者主要是依靠自然杀伤细胞(NK),它主要是识别攻击非自身细胞。后者主要是靠B细胞和T细胞,这些细胞能够对遇到的“敌人”形成长期记忆,以后再遇到就能毫不犹豫地将其扼杀。

2019年5月17日

Neuron:自闭症或精神分裂 可能是大脑连接不足所致

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听起来是不太相关的两种疾病,但早有研究证明这两种疾病的患者大脑具有相似的基因表达,就像是一枚硬币的两面,非自闭即精分。但究其根源,背后的生物学机制尚不明确。

2019年5月17日

定向进化有望开发出新型的抗生素

许多常见的抗生素,包括最为著名的抗生素,即青霉素,都是以一种称为β-内酰胺环的分子结构为基础的。这些被恰当地命名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药物会干扰细菌构建它们的细胞壁的能力。

2019年5月17日

研究发现干细胞防御病毒感染的免疫学机制

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干细胞是如何保护自己免受病毒攻击的,这一发现将为医学治疗的发展提供参考。

2019年5月17日

压力过大会致细菌引起自身免疫疾病

生活中的压力事件极有可能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科学家对这些事件的潜在连锁反应还没有深入了解。本周发表在《mSystems》杂志上的一项对小鼠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群可能在这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人员发现,压力的出现会引起肠道细菌的变化,进而刺激免疫细胞的活动,增加其攻击自身的可能性。

2019年5月17日

针对无药可治的KRAS突变 科学家们找到抗癌新思路

在癌症治疗领域,KRAS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尽管人们在60多年前就明确了它在癌症发病中的作用,但时至今日,我们依然没有开发出一款能够抑制KRAS突变的药物。因此,KRAS突变被行业认为“无药可治”。

2019年5月17日

这个诺奖级发现正在为攻克“癌症之王”提供新武器

胰腺癌因其高度的致命性被称为“癌症之王”,当66岁的戈登-张伯伦(Gordon Chamberlain)先生在一年前得知自己患上了胰腺癌时,他觉得自己恐怕时日无多。

2019年5月17日

罕见病患者福音!AI消除罕见病诊断壁垒

罕见病,是指发病率极低的疾病,又称“孤儿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罕见病为患病人数占总人口的0.65‰~1‰的疾病。目前已经发现的罕见病约有7000多种,患病人数超过3.5亿。罕见病在中国没有明确的定义,据估计在中国有超过2,000万罕见病患者。

2019年5月17日

科学家发现一种未知新细菌会引起重症肌无力

维也纳MedUni /维也纳综合医院神经科的临床医生在一名先前健康的病人身上发现了肌肉无力和严重疲劳,以至于他很快就只能坐在轮椅上。这些症状表明他换上了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然而,进行治疗的神经科医生Matthias Tomschik发现了其他症状,这些症状并不典型:"实验室测试显示,患者的炎症和肝脏值升高,还发烧

2019年5月17日

研究发现抑制核糖体再生是治疗多阶段癌症的新方法

近90%的癌症患者的死亡是由于转移。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一项研究表明,新核糖体的合成有助于癌细胞转移。核糖体是产生蛋白质的细胞成分。该研究结果为晚期癌症的新治疗策略开辟了新的可能性,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

2019年5月17日

Nature重磅:基因疗法促进心脏再生

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心肌梗死是心力衰竭的主要原因,通常被称为心脏病发作,由心脏冠状动脉的突然阻塞引起,目前全球有2300多万人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

2019年5月17日

科学家首次发现阻断CRISPR-Cas9基因组编辑的小分子抑制剂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发现酿脓链球菌Cas9(SpCas9)的首批小分子抑制剂能够更精确地控制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组编辑。具体而言,他们通过开发一系列高通量生物化学分析方法和基于细胞的分析方法,筛选了许多小分子,以便鉴定出能够破坏SpCas9与DNA结合因而干扰它的DNA切割能力的化合物。

2019年5月16日

操纵肿瘤抑制基因RB有望治疗肺癌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已建立的致瘤KRAS驱动的小鼠肺腺癌进展和通路重新激活过程中模拟了RB丢失。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5月1日在线发表在Natur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RB constrains lineage fidelity and multiple stages of tumour progression and metastasis”。

2019年5月16日

3期临床成功率已突破60% 这将如何影响未来研发策略?

创新药的开发一直是一个风险很高的过程。我们经常听到的一个说法是从临床开发到进入市场,它们成功的几率只有不到10%。然而,新药临床研发的成功率已经开始出现可喜的改变,根据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旗下的CMR国际研究中心(CMR International)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上发表的一篇报告,临床3期产品上市的成功率在过去10年里显著提升!

2019年5月16日

《科学》子刊:明星抗癌药失效后 华人团队找到了治疗新思路

《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是《科学》杂志旗下侧重“基础研究”向“潜在疗法”转化的知名期刊。在该杂志最新上线的一篇论文里,由华人学者领衔的一支团队找到了一种潜在新药分子。令人欣喜的是,对于连明星抗癌药都无法治疗的癌症患者,它有望带来新的生机!

2019年5月16日

根除已有宫颈病变 HPV治疗性疫苗有望进一步减轻癌症负担

预防性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能够抑制HPV感染,为HPV相关癌症预防带来了重要进步。然而,相当一部分女性仍然面临着出现宫颈癌前病变的风险,可能是没有及时接种,或感染了非疫苗覆盖亚型HPV的女性,或接种效果不佳……那么,对于已经出现癌前病变的女性,我们是否还有干预措施?

2019年5月16日

黄体酮能否保胎?迄今最大规模研究回答60年争辩

这项研究名为PRISM,是一项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由英国伯明翰大学和汤米国家流产研究中心合作领导,英国国家健康研究所(NIHR)资助。研究在英国48家医院共招募了4153名孕妇,这些女性平均为年龄31岁,在妊娠16周内发生过阴道出血。有数据显示,孕早期阴道出血与约1/3的流产有关。受试者被随机分为两组,接受黄体酮(2,079人)或安慰剂(2,074人)。主要结局指标是孕34周后出生的活产婴儿数量。

2019年5月16日

《自然》子刊:有望造福数十万乳腺癌患者!这款AI算法牛在哪里?

PARP抑制剂是一种可以阻断某些细胞酶的物质,有希望治疗由同源重组 (HR) 缺陷引起的癌症,同源重组是一种协调有害DNA断裂修复的微观机制。然而,PARP抑制剂的使用仍然有限,因为大多数临床测试无法对HR进行有效检测。

2019年5月16日

hr@yaochenwd.com.cn
010-59444760